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110小时不眠不休 只想早日为防汛出一份力
——江西“智慧水利防汛会诊”平台诞生侧记
 
分享到:
2020-08-13

  □通讯员 刘春秀 毕然

  今年江西的防汛抢险亦不同寻常,一款名为“智慧水利防汛会诊”的APP应运而生,成为专家们巡堤查险的得力助手、省防指防汛指挥决策的有力支撑,为江西打赢这次防汛抗洪救灾攻坚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功能强大,高效快捷,使用方便”是用户的共同感受。这款“神器”是江西省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下称“设计院”)下属武大扬帆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扬帆公司”)研发部的“后浪”们110小时不眠不休连续鏖战的成果。“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防汛抢险出一份力,是小伙伴们的荣幸,这点苦和累真不算什么。”分管产品开发的扬帆公司副总经理万国勇自豪地说,并向笔者介绍了这款“神器”的诞生过程。

  缘起

  2020年7月上旬,江西连续暴雨使得鄱阳湖全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出现超历史洪水,问桂道圩、中洲圩等多条圩堤决堤,防汛形势十分严峻。受省防指指派,设计院迅速组建防汛专家组赴鄱阳湖区各圩堤指导抢险,仅7月8日至12日,就先后派出10多个专家组20余人,从一天一个组到一天三个组,派出去的专家越来越多,设计院防汛专家微信群里也越来越热闹:“求乐丰联圩资料”“求应急防渗资料”“堤脚附近有两个集中渗漏点,一个出浑水,一个出清水,判断是堤身渗漏,要求加高围井”“围井不要做太高”“导渗沟一米多深,是不是太深了?”“不深,导渗沟不要平着坡面挖”“挖深沟,一定要备好回填料”“……”寻求资料援助、研讨抢险技术之“声”此起彼伏。由于信息量大,微信群功能有限,某个专家发出的求助或回复信息很快被“淹没”,查找起来非常费时,有的求助信息还可能被错过,而处置险情必须争分夺秒。设计院党委书记江凌、院长邹军贤、分管防汛工作的副院长张建华等几位领导兼防汛专家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必须尽快搭建一个平台,让专家们既能分享信息,又能互不干扰地讨论研究抢险技术和抢险方案等,同时能方便快捷地查询相关资料,尽力协助专家们提高查险抢险效率。”几位院领导不约而同地想到一起去了。说干就干,7月12日上午简单商议后,他们决定把这一重任交给有丰富的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开发和管理经验的扬帆公司。

  “接到电话时,我正在吃午饭。分管院领导丁维馨副院长问我要几天才能开发出这样一个平台,我大概估算了下,从需求开发测试到部署下来怎么也得一周吧。”万国勇回忆道,“不行,最多两天时间必须推送给专家们使用,可以边使用边完善。”对方不容置疑的口吻让万国勇感觉到任务的紧迫,“好吧,我们一定完成。”万国勇嘴上回应道,心里却在“打鼓”,扬帆公司研发部是一个平均年龄只有27岁的年轻群体,最小的才22岁,超三分之一是95后,他们能行吗?放下饭碗,万国勇一边往单位赶一边电话召集研发部的几个骨干成员立马到办公室听命。

  5天4夜,110小时不眠不休

  待万国勇来到公司研发部时,接到通知的几名骨干成员全到齐了,这让他信心大增。他简单说明了任务来源和目的,宣布成立项目组及组成人员,并引导大家通过头脑风暴理清思路,鉴于大家无水利专业背景,对防汛需求不甚明了,决定依托原有的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从开发“两端”入手:一端为防汛专家手机端APP,用于收集、记录前方专家现场随手拍摄的险情图片、视频和语音、文字材料,并自动汇总归档;另一端为省防汛指挥部“一张图”大屏幕,让后方指挥和决策人员可以即时浏览前方专家上传的包含坐标、语音、图片及视频等信息的险情资料,及时掌握前方防汛情况。经过8个多小时的紧张编码和测试,12日23时左右,具备险情定位、工程类型甄别、隐患处理状况记录等功能的手机端APP基本完成,万国勇立即在设计院防汛专家微信群发布,请专家们安装使用,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的需求。项目组成员则继续对APP进行优化,实在睏了就趴桌上打个盹。13日,项目组成员一边教专家们安装使用APP,一边答疑,一边根据专家们的体验反馈继续优化完善APP,这一干又是一天一夜,系统则增加了省防指与前方专家的视频连线、无人机视频现场直播、险情点桩号获取、资料查询和后台统计等功能,并上传了所有堤防的设计资料供专家们随时查阅。14日,万国勇带领项目组成员向省防指专家指挥组展示了该产品,并与三角圩堵口施工现场进行了实时连线,在场的领导和专家们赞誉有加,并就产品的进一步改进完善提出了很多指导性意见和建议。省水利厅罗小云厅长略带遗憾地说:若能早几天推出此平台,我们在这场防汛战中就能掌握更多的主动权。

  几天几夜的辛苦得到了认可,项目组“后浪”们激动而兴奋,回到办公室立马进入角色,修改、优化、完善,这天晚上,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大家就跟打了鸡血似的,一个个精神抖擞,不知疲倦。”万国勇既心疼又欣慰地说道。此后几天,根据防汛需要不断优化完善、扩充功能,几乎每天都有新功能推出:15日,在江西省水文局的大力配合下,接入了全省32个水文站点的实时数据;16日推出了专家视频“会诊”功能;17日实现了图文并茂且带语音的险情报告“一键生成”功能。强大的功能、周全的服务,赢得了防汛专家和指挥决策者众多“粉丝”。至7月底,该平台累计用户数达6000多人,同时在线超1000人,200余名专家使用该平台巡堤查险1000余次,发现险情2000余处,视频会诊50余场次。支撑这些数据的是研发人员5天4夜、110小时的不眠不休,累了,就地打个盹;饿了,牛奶饼干或方便面对付,一切为了平台能尽早服务防汛抢险。

  “事实证明,我们研发部是一支作风过硬、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队伍。他们心里都有一种信念——尽早用自己的知识为防汛出一份力,他们觉得这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万国勇骄傲地说。

  系统开发如期完成,效果超出预期,但项目组并未停下前进的步伐,他们正把APP往下延伸至市县水利专家,让全省的水利工程和水利专家互联互通。下一步,将通过小程序等方式,让老百姓也能随时上传有关险情信息。同时,对专家防汛业务模块做三维化改造——通过现场传回的图片自动计算洪灾灾情,包括圩堤溃口长度、受淹面积、进水量等,为防汛决策提供直接可靠的数据支撑。更长远的打算是:通过该平台积累的大量圩堤险情数据,结合圩堤等水利工程基础资料,利用大数据、知识图谱等新技术,找出水利工程、现场环境和建设运行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照片或视频实现系统自动判断险情,并对常见险情自动提示处置指导意见,遇上重大险情或“疑难杂症”再由专家“出诊”,实现“智慧”管理、“智慧”防汛目的,让“水利工程强监管”真正强起来。

  齐心协力,共克难关

  “这次任务得以顺利完成,我们研发部的小伙伴们固然功不可没,但也离不开设计院全院上下的鼎力支持和各部门的密切配合,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设计院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强大力量。”万国勇感慨道。那段时间,设计院领导几乎每天晚上必到项目组,给大家鼓劲的同时,帮助分析问题、提出需求和建议,为项目组节省了不少分析需求的时间。其他部门也纷纷出人出力,如,规划、设计、地勘等部门及时提供圩堤设计资料,使得资料查询功能得以迅速实现;测绘部门则提供了所有圩堤桩号,并派出专业人员配合智慧水利事业部驻守在大堤上操作无人机和现场移动监测设备,保证了防汛现场的实时直播和视频连线功能得以顺利实施;扬帆公司则全力做好协调和后勤保障服务,公司总经理李连国还亲自上堤测试系统,让项目组人员能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系统研发中;扬帆公司研发部的同志们更是随叫随到,高峰时,研发部20多名员工全部投入到本系统的开发中。强大的“后援团”给了项目组无穷的力量。

  厚积薄发 终露锋芒

  “公司多年的积累是本系统得以成功开发的另一关键所在。”万国勇在总结时说道。扬帆公司长期致力于水利信息化建设,在前期河长制管理、灌区信息化及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的基础上,去年采用微服务方式整合推出了智慧水利综合管理平台,并在全省推广应用,不仅让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培养了队伍。长期的实践,令非水利专业的研发人员对水利相关知识有了较全面的了解和较深的理解,与防汛专家们沟通需求时毫无障碍,而原有的一些微服务模块还能直接拿来用。“这是我们独特的优势,别人是没法比的。”万国勇自豪地说道。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相信经过这一番历练,扬帆公司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新天地。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13日

刘春秀 毕然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景德镇:水生态环境从“后进生”晋升“优等生”
“啄木鸟”护河湖
“三产”共护幸福河——江西靖安县河长制工作全面升级
圩堤上的“热心肠”
江西抚州:颁发全省首张河道经营权证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