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圩堤上的“热心肠”
 
分享到:
2020-08-12

刘国南在抗洪抢险现场 本报通讯员 纪伟涛

  □本报特约记者 邬烈海

  记者前不久随江西省水利厅防汛宣传小分队来到鄱阳县水利局,见到了精神矍铄、清瘦爽朗的刘国南。同事们称他为“老刘”。

  “老刘”1976年就接触水利工作,去年从鄱阳县水利局退休。“身退心不退”的他一直心系水利事业,成为水利一线的“记者”。防汛形势异常严峻时,局里一个电话,刘国南二话不说,赶来支援。

  “珠湖联圩位于鄱阳湖东岸,建于1985年,堤线全长18.87公里,保护10.07万人,圩堤顶高程22.65米,堤顶宽7米,可防御20年一遇的洪水……”车子行进在颠簸的路上,刘国南介绍说。

  在前往珠湖联圩的路上,微笑总是挂在刘国南脸上。坐在副驾驶位子的他,为防止外地司机走错路,当起了人工“导航仪”,还不时介绍珠湖联圩的抗洪抢险情况和圩堤知识。

  采访完珠湖联圩,刘国南又带着记者前往形势严峻的碗子圩。

  到达碗子圩,如同进入“战场”。马埠村、罗龙村等村的村民正戴着袖章巡堤,七八十岁、头发花白的老大爷也出现在巡圩队伍中。圩堤上运送物料的货车络绎不绝。

  背着“长枪短炮”的刘国南迅速按下快门,“咔嚓”“咔嚓”,定格记录了抗洪抢险的珍贵画面。

  傍晚下起了暴雨,风吹着树叶“哗啦啦”作响,刘国南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雨伞,为相机遮风挡雨,而他自己早已全身湿透。

  第二天8点多,刘国南带着记者前往乐丰联圩。烈日毒辣,圩堤上一位除草的村民满头大汗,刘国南拿出身上最后一瓶矿泉水给了他。

  村民问:“你是哪个单位的,应该退休了吧?天这么热,怎么还出来做事?”刘国南指了指衣服上的Logo,自豪地说:“看!这是水利局的衣服。”他转过身,让村民看衣服背面的“防汛”二字。

  正在圩堤上忙碌的一位熟人看见刘国南,打趣地说:“都退休了还闲不下来,又来记录了?”刘国南一笑,又继续去拍摄下一个感人瞬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8月12日

邬烈海
相关新闻
 
江西抚州:颁发全省首张河道经营权证
江西景德镇:持续开展消灭V类及劣V类水专项行动
枫富联圩上的坚守
迎“险”而上
“水美,城市才能更美”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