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邓伟
“一标段:杨圳组陂坝上至官坪村、三陂村所有河道生态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中标价8万元;二标段:下狮溪村口陂坝上至上狮溪村所有河道生态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中标价4万元……六标段:梨溪老大桥坝址下往九车桐源郑家组内所有河道生态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中标价15.5万元。”
8月4日,在江西抚州宜黄县梨溪镇政府,辖区内6个标段河道的承包户正式领取了《抚州市宜黄县河道经营权证》。“有了这本河道经营权证,心里终于踏实了,也更有底气和信心去把咱们的河道管护好、经营好了!有了这这么好的“活水”,今年,我们已通过人放天养的方式养了好多种鱼,除雄鱼、鲫鱼等常规品种外,还有黄辣丁、溪石斑、花骨鱼、军鱼等名贵品种,价格在30至50元不等,比人工饲养的要贵上一倍。”其中一户承包人余长龙感言道。
该市率全省之先在宜黄县梨溪镇探索河道经营权改革试点工作,2019年底将全镇48.6公里的主要河道根据实际情况划分为六段,通过竞拍的方式将经营权承包到户,并引导承包人分类制定开发规划,此次正式颁发河道经营权证在全省尚属首例,通过明确落实到户,将资源经营权等责权利“绑”在一起,进一步激发了群众智慧和创业热情。
据悉,为切实破解河道管理难题,变政府治水为共同治水,变被动治水为主动治水,该市决定以宜黄县为“龙头”积极探索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通过指导宜黄县制定河道经营管理权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初步明晰了河道所有权、管理权、经营权的三权关系,同时按照“政府主导、民主决策、公开透明、共赢共享”的原则,积极开展河道经营管理权承包到户的“河权改革”试点,推动建立“以河养河”的长效管护机制。
抚州市水资源丰富、河道众多,为用足用好水域资源,该市在明确河道资源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推行市场竞争机制,率先在宜黄县全境引入承包人加强对河道的卫生、水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等方面的保护,达到“以河养河”的目标。此外,还规划分类开发种类,在立地条件一般的河道,鼓励引导承包人发展鱼业养殖,在立地条件较好的河段,结合优势发展乡村休闲旅游项目。
“我们在做好河段承包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发挥‘河长制’作用,监督承包人加强对河道的卫生、水生态环境资源等方面的保护,实现从以前单一由政府对河道的管理,变为人人参与河道的保护,达到‘河畅、水青、岸绿、景美’的河道生态环境管理目标。”宜黄县梨溪镇分管河长制工作的干部纪焕华谈道。据介绍,通过改革,探索理顺了河道资源(水资源、水生生物等水生态资源)的权属关系,在明确权属的基础上,建立起行政村、乡(镇)政府、县水利局为主的三级管理与协助管理体系,并通过颁发河道资源管理权证等举措来明确不同管理权主体的管理职能,规范河道资源承包经营活动,逐步建立起“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河道资源经营管理体系,从根本上化解河道资源经营管理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障碍,最终实现增加居民收入、保护水生态环境等目标。
在全面推行河权改革过程中,当地采取公开公正的原则进行操作,制定了拍卖承包方案,并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张贴了拍卖公告,通过竞价拍卖确定了承包业主签订承包合同,正式移交了管护权。目前,全市已有宜黄县桃陂、东陂、梨溪等5个乡镇开展河道经营权改革试点,改革总河长130千米,增加了集体经济70.45万元,有效实现了生态价值的转换,充实了村集体经济。
“河权改革”的顺利起航,不仅令一直无人问津的河道“活”起,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源头活水”,一条绿色与金色相互辉映的“两山转化”通道越走越宽。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