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美,城市才能更美”
 
分享到:
2020-08-06

曾宪龙在赣江习溪桥街道段栈桥上清扫垃圾 本报通讯员 肖润泉

  □本报通讯员 罗红景 刘晨丽

  巡河290余次,步行68万步,开展专项整治46次,解决水域问题20余个,脚步遍布习溪桥街道河段每个角落……这是3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吉州区习溪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街级总河长曾宪龙用双脚写下的履职笔记。作为街级总河长的他,心系责任河流,用“水美情怀”点亮城市之美。

  水美城市才能更美

  原公署门前有一座连接赣江东岸的习溪桥,习溪桥街道由此得名。街道因水而名、面水而居,曾宪龙怀着深深的“水美情怀”。

  “水美,城市才能更美。”曾宪龙坚守着这一理念,将赣江沿岸水域岸线整治、河湖“清四乱”、清河行动作为提升街道人居环境的重要工作推进落实。3年来,他默默坚守与努力,只为水能美、水更美。

  “河长就应带头护河”

  “做好做实做细水美文章,河长就应带头护河。”曾宪龙这么说,也这么做。一把工具铲或扫帚,一柄捞物网,这是曾宪龙巡河护水的“标配”。

  2017年、2018年吉安大桥互通工程建设期间,岸线两侧绿植被建筑砂石覆盖,影响成活率。曾宪龙弯着腰,带领工作人员沿着岸线小心翼翼地清理碎石,同时协调原施工单位进行清运。如今,岸线两侧植被茂盛,郁郁葱葱。

  2018年,因上游涨水,赣江水面漂浮了大量水葫芦和垃圾。曾宪龙协调渔船前来清理,他也带头下水打捞。打捞团队前后清理垃圾和水葫芦10余吨。2019年连续遭遇两次洪水,岸线堆积了厚厚的淤泥。他穿上雨鞋来到岸边现场办公,并积极协调区水利局、社区共建单位,筹集2万元资金对沿岸及观景桥进行了清洗。“有泥就要清,不能等,不能拖。”他说。

  “三宝”打赢碧水保卫战

  “打赢碧水保卫战有三大法宝——就是强基、常管、多学。”这是曾宪龙在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

  在护水队伍建设中,曾宪龙将河长制工作纳入在职党员进社区、帮扶共建和志愿服务工作中,有效整合在职党员、志愿者和挂点单位人力、物力,并聘请贫困户担任河道保洁员,落实“一日二扫”的保洁标准;在巡河工作中,除自己带班巡河外,还要求街道班子成员轮班带队,劝阻居民涉河湖不文明行为,宣传河湖管理保护理念,对于巡查发现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需多方协调的及时反馈,真正做到将水管在日常、巡在平常。

  “多学,就是多看各地优秀河长们管水治水经验,有利于我们打开工作思路,促进工作落实。”曾宪龙不断丰富自己的治水经验。《江西省实施河长制湖长制条例》颁布实施后,他还将《条例》解读作为书记上党课的内容,向街道全体机关干部、社区干部和党员宣讲,进一步增强大家落实河湖长制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雨过天晴,赣江边出现“双彩虹”,引得南来北往的行人驻足拍照。“水美,城市才能更美。”曾宪龙秉承这一理念,初心不改。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8月6日

罗红景 刘晨丽
相关新闻
 
江西景德镇:同步开展多项整治行动维护河湖健康
江西青原:把洪水挡在堤外 让百姓安居乐业
冲锋·坐镇·协作·坚守
江西省召开防汛救灾工作会商会
江西景德镇:全力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