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是非凡的一年,一度谈之色变的新冠疫情仍未过去,肆虐的洪水一波又一波地汹涌而来,这一年注定应该被感动、被铭记、被珍藏。
逆行
在7月上旬水文人与洪水搏斗中,“逆行”代表了一种无畏、一种坚定、一种力量。今天,“逆行”这个词,在水文防汛测报服务中的杨琼莹、夏景翔(以下称小杨、老夏)两个共产党员行动上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7月6日18时起,景德镇市浮梁县蛟潭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24小时过程降雨量达230mm,为昌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之最。7日下午13点,暴雨仍在不停地下着,市局决定派遣测资科的小杨和老夏同志奔赴蛟潭水文站开展洪水抢测。一路上,暴雨如注,越是接近蛟潭站雨越大,前方视线一片模糊,此时车内的气氛是大战之前的凝重,是箭在弦上的紧张。
逆流而上、逆行向险,虽然紧张却一直坚定。在老党员、经验丰富的“前浪”老夏同志带领下,作为“后浪”的小杨同志义无反顾地奔赴那个属于水文人的战场。
惊心
下午15时许,他们到达了蛟潭站,此时水位正快速上涨。还来不及放下行囊,小杨就第一时间来到水尺旁记录水位,打开电脑查看雨水情、测验情况,而老夏则迅速清点站内仪器设备,查看缆道、绞车及控制台情况。初步摸查后发现测流用音响器备用电池不足,为了做好与洪水打持久战的万全准备,电池必须备足,于是小杨伞也顾不上打,飞奔出门,向下游桥头小卖部跑去,一定要把电池弄到手!
洪水猛烈的冲击着桥体,浪头即将拍上桥面,轰隆隆的声响让人害怕,此时小杨脑海里甚至浮现出了22勇士飞夺泸定桥的画面,冲过去!
当她冲到小卖部时,店老板却摇着头对她说“电池卖完了”,她震惊了,怎么办?好在店老板右手一指“你到前面那个小店看看吧”,有希望,继续跑!人未到声先至,小杨老远就扯着嗓子冲店里大喊:“老板,买电池噢,快点!”,于是乎,小店里的7号电池全被她包圆了。
等小杨回到站里,洪水已涨上路面了,超历史了!老夏正在焦急的等着小杨回去,山区河流易涨易落,测验工作刻不容缓。小杨盯着绞车上的计数器,协助老夏将铅鱼开了出去,然后走到靠河窗口,一边紧盯漂浮物,一边数信号、做记录。涨水面满河都是漂浮物,他们的神经绷得紧紧的。水流速度很快(目测超过3米每秒),铅鱼一入水,激起大朵的浪花,在水中剧烈摇摆,像一尾逆流而上的大鲤鱼,把起重钢索带的笔直。平水期一个测点流速得测一百秒以上,为了躲避漂浮物,也为了缆道测洪安全,他们将时间缩短至十几二十秒,与洪魔博弈,和时间赛跑。
蛟潭站缆道测洪能力为49.00m,此时水位已然大大超过了这一数字,为了珍贵的历史资料,他们手心里捏着一把汗,咬着牙在49米以上的水位连续抢测。安全吗?不确定。还测吗?测!为了历史,能测到一个点就是一个点,能测到一个断面就是一份完整流量。这是刷新历史的数据,他们既紧张又兴奋,水文人的使命感、自豪感在这种惊心动魄中油然而生!
坚守
第一份流量测完,洪水已经淹没了站房前的马路,即将进入站房。他们暂停测流工作,迅速将能转移的东西全部转移至站房二楼。人工观测水位后,将浮子已经顶到盖板、无法测记水位的自记水位计用椅子架高,收短钢丝绳,确保水位计正常测记。此前为超标准洪水设立的水尺也已完全淹没,他们在站房门口安装了一组临时水尺,确保人工不间断观测水位,以防自计水位计故障,他们像战士一样,做好了与洪水鏖战的所有准备!
下午17时50分,洪峰49.93m水位到达,超历年实测最高水位1.32m,超百年一遇洪水位0.23m,见证历史的时刻!此时的他们是激动而又紧张。退水面测验又要开始了,为了合理地布置测点,他们不敢停歇,测完一份流量,做好“四随”工作又立马将铅鱼返回开始了下一次测验。随着夜幕的降临给测验带来了新的挑战,老夏将探照灯推近阳台,照亮上游河道,两个人四只眼,紧盯河面,一眨也不敢眨。连续测验几小时后,机器都吃不消了,缆道控制台罢工了!控制台不能操控铅鱼起落往返,可测验不能停。老夏果断把控制台电源切断停机,开始用手摇绞车操控铅鱼测量。此时只有小杨一个人盯着河面,她还要掐秒表、数信号、做记录,同时还要给老夏发操作指示,小杨心里突突突的跳。好在经过短时间的慌乱,他们很快建立了默契,老夏累了小杨也换换手摇起了笨重的绞车,测验顺利地进行着。
夜深时,雨渐停,探照灯下,河面薄雾五彩氲氤,寒意渐浓。铅鱼反射着探照灯的光亮,被小杨的目光牢牢地锁定,他们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了,测了8份流量,一直站着。超历史洪水带来的紧张、刺激过后,身心的疲惫加上腰腿上的疼痛,还有蚊虫咬得一身的疙瘩,倦意、疼痛、麻痒全部袭来,此时小杨真的好想休息一下。然而老夏却毫不怜惜地对她说:“我们还得布一个点,和前面的点接上头就可以休息一会儿了,再坚持一下吧。”,前浪没有倒下,后浪依然向前。
第9份流量刚测完,小杨就立马计算好流量并上报了市局水情值班室,老夏看水位、拆装保养仪器,随后烧水泡上了两包方便面,此时已是凌晨4点,战斗暂告一段落,吃着暖暖的泡面,看着渐退的洪水和测验成果,两人心里涌起了满满的自豪感。下一场战斗即将打响,小杨默默地为自己喊了一声“加油!
转战
第二天一大早,老夏冒着大雨跑出站房去采购食物和一些小备件,大水过后的路面上到处都是积水,坑坑洼洼,他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好久都没回来,小杨不由得担心起来。后来才知道,返回时山体塌方,把路给封了,他只得绕路回来。看着他带回来的包子牛奶,小杨心里既感动又惭愧。
下午,老夏买来的包子还没吃完,他们又接到了市局的指示,为了给水情预报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撑,要立即转战九龙水文站。他们虽不得不放弃蛟潭阵地,临走前将自记水位计钢丝绳收短,希望能保住遥测水位的自动传送。老夏到门口找了8块砖头,将视频监控设备箱底部架高,防止进水,刚做好这些保护措施,巡测车就到了。
坐上车,锁好门,一路所见到处都是洪水,巡测车小心谨慎地涉水前行。此时小杨和老夏怎么也不能平静,心里一份是对蛟潭站遥测水位能否正常报出去的挂念,一份是对能否及时赶到九龙站完成测报任务的担忧,他们忐忑难安。行至蛟潭花千谷路口,和市局负责后勤补给的陈安平副局长一行短暂会合后,陈安平和老夏让小杨随后勤车辆返回休整,她也知道这是组织和同事对一个女生的关心和照顾,但此时小杨却不忍抛下共同奋战的队友,心想,这种大洪水的测报,多一个人就多份力量,如果她现在回去,就像是战场上的逃兵!她说,我不想回去,也不能回去!
经过6个小时的辗转,她们终于在晚上十点半赶到了停水停电且没有信号的九龙水文站。此时的九龙站也正经历着建站以来最大的洪水,轰隆隆的洪水声像是千军万马在山谷中奔腾。此时洪峰刚过,洪痕清晰可见,老夏熟练地记下了洪峰水位和即时水位,交给小杨走出去找到信号好的地方报送到市局水情值班室。
后记
突如其来的大洪水,小杨和老夏临危受命,于7月7日下午14时奔赴蛟潭水文站抢测洪水。他们不分昼夜,克服重重困难,采用缆道流速仪法精准地完成了实测超历史洪水的艰难任务,完美地书写了蛟潭水文站的历史,充分体现了水文人逆行向险为江河安澜、人民安全的精神面貌。
洪水退去,他们回到城市,璀璨的灯光、喧闹的城市和温馨的家,总让他们想起那些黑暗而又惊心动魄的夜晚。江河的安澜和人民的安全背后,是许多水文人的逆行向险,不管是年龄偏大的前浪还是年轻一辈的后浪,他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服务永不懈怠。
愿用我们水文人的逆行与坚守,护山河无恙、人民安康!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7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