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夜测量

现场指挥调度

测量决口处水位流速
连日来,位于江西省东北部、鄱阳湖东岸的鄱阳县遭受持续强降雨袭击。受此影响,鄱阳湖水系昌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位迅猛上涨,发生超20年一遇洪水,导致鄱阳县鄱阳镇问桂道圩7月8日晚发生漫溃。决口长度约127米。灾情发生后,中国安能第二工程局南昌分公司抢险队员星夜驰援,第一时间奔赴现场,开展决口封堵作业。
一个轮子也不能踩空
刘源成是抢险现场一名交通协调员,清晨坐上渣土车进入现场最深处,总会在某个路段看见他不停地挥舞着双手。
早七点到晚七点连续12个小时,33岁的刘源成一直在现场奔走协调,短短300米的指挥长度,光凭双脚,步数高达17000多步。作为老党员的刘源成还时常和周边受灾群众攀谈并尽自己所能提供帮助。
车道被两旁的居民房夹在中间,旁边还有个港口,因路面狭窄,两车相会稍有不慎便可能直接导致翻车入水。因此刘源成在指挥的同时紧盯车轮位置,一刻也不放松,他说:“一点偏差都不能有!”
现场除了车辆轰鸣,还夹杂着对讲机传来的讯号以及他响亮的嗓音。现场采用两班制,一班12小时,每次换班的他都是口干舌燥,好几次回到驻地来不及换下汗水湿透的衣服便倒头休息。
一点偏差也不能出现
“当前水深8米,流速每秒1.2米,持续进占35米……”对讲机不停地传出一串串数据,牢牢的环绕在我的脑海。
29岁的廖柏辉和26岁的罗嗣阳是抢险现场的测量员,每日将精密的仪器扛上肩头,行走在满是泥土的河堤上,实时监测水位及测量推进距离等重要数据,并报告指挥中心,用数据为抢险开进提供有力支撑。
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表示:“仪器虽然昂贵,但当前更宝贵的是人民群众的人身安全,我们省下拆装的时间,多赶一段路,多测量多重复,容不得一丝偏差!”
年轻的测量员们肩头扛住的已经不仅仅是测量仪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中国安能所有队员肩负的正是这份重任,一步步将脚下的堤坝、将人民的幸福压实。
一分钟我都不能延误
26岁的驾驶员朱湘枭自接到参加抢险救援命令以来,一直担负着勤务车辆以及物资运输车的驾驶一职。
从勤务车到皮卡车,作为一名驾驶员的他,早出晚归,几乎所有的吃住都在车上,刚送人员抵达现场后接到通知便赶往下一个目的点,一刻也不停歇。
听他讲到,从鹰潭项目部驱车过来到现在已经驾驶了将近500多公里,最长从深夜一直驱车赶往现场,奔赴途中驾驶将近4个小时就想在保证安全前提下更快更好的将人员及物资送往前线。
他还为了给战友同事们提供良好的乘车环境,利用花露水、驱虫药等灭杀蚊虫,清新空气。
抢险现场迸发出许许多多“党员精神”和“拼命三郎”,危难时刻见真情,中国安能的全体员工为确保抢险任务的顺利完成,通过自己的方式增强受灾百姓的幸福感,安全感的同时提升自身的责任感,使命感,正是这样一种无畏的精神在前方引领,“战士们”冲锋在前,奋勇当先!
来源:中国水利网 2020年7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