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以民为本筑牢防洪安澜保障线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加快防洪安全建设纪实
 
分享到:
2020-06-15

  □特约记者  刘茂林

  进入六月份,“东井冈”迎来持续暴雨天气。5日深夜,山区小镇值夏突发强降雨灾害,4小时降雨102毫米,漫山遍野的雨水冲进河流,顺着宽阔的河道奔腾而去,河水暴涨五六米,两岸的村庄、田野安然无恙。“这在以前,洪水肯定淹进家,人早已逃走了,如今大家恬然自得,安居乐业。”连续10个小时在堤防值守的巡查员曾思英说,防汛抗灾的从容,来自防洪安全的保障。

  近年来,被陈毅元帅誉为“东井冈”的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坚持以民为本,多方筹集资金,加大对防洪工程安全、监控监测系统、信息传输网络、抢险救援体系等投入,在人民群众生命面前筑起一道安全保障线。

  防洪工程安全,抗灾底气足

  加快水利建设,是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的先决条件。近年来,青原区统筹整合资金,实施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把“水炸弹”变为“聚宝盆”,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流。

  清河固堤,建设生态长廊,让群众安居乐业。青原境内水系发达,大小河流30多条,其中赣江、孤江、富水河贯穿全境,河狭堤矮,防洪能力低下,全区“十年九灾”。为改变防洪现状,青原区结合城市建设规划,投资5亿多元,实施滨江大道路堤结合北延工程,新建堤防10公里,构成城区防洪“封闭卷”,防洪标准达百年一遇;投资1.63亿元,实施富水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综合治理“五个三”工程建设,塑造为一条“山水吉安”“红色故里”“正气家园”的宜居宜业宜游百里风光示范带,让群众既安居又乐业。此外,青原区还投资7890万元,实施中小河流治理,整治孤江及山洪沟30多条,疏浚河道140多公里,改造堤防50多公里,乡村防洪能力提至十年一遇,促进两岸沿线山水园林乡村建设。

  筑坝护库,打造“聚宝盆”,让群众旱涝保收。针对水库建设标准低、安全隐患多、蓄水能力弱的问题,青原区按照“除险一座、加固一座、发挥效益一座”的原则,投资14156万元,除险加固水库47座,新增调蓄能力1580万方,基本消除“头顶一盆水”的威胁。全面推行“民建公助、先建后补”的办法,区财政从2015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通过深入宣传发动民资、以奖代补启动民资、放活产权拉动民资、典型引路带动民资、部门帮扶联动民资的“五动”筹资机制,引导社会资金,维修改造398座山塘恢复蓄水功能,新增蓄水能力500多万方。

  三大员守一线,度汛不担忧

  强化安全管理,是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的重要条件。从实战要求出发,青原区落实水库报汛员、堤防巡查员、山洪灾害预警员“三大员”,加强防洪安全管理,确保度汛安全。

  水情一线,报汛员准确报汛情,为决策提供依据。孙礼楠是花岩水库报汛员,目前汛期,他每天吃住在水库上,一天三次打卡检查水库,向镇防办和区水利局报情况,有汛报汛、无汛报平安。近年来,青原区按照“一人一库,全库覆盖”的要求,对全区小(2)型以上水库逐座落实报汛员,共54人;同时对各水库落实防汛行政、技术、管理责任人,做到责任落实到位、技术指导到位、安全管理到位,确保水库安全运行。

  灾情一线,巡查员细致查隐患,保工程安全度汛。站在村背堤上望去,一边是缓缓流淌的河水,一边是风景如画的新农村。2019年汛期,这里的风景差点毁于一旦。村背堤巡查员李武栋介绍,当时堤背渗水,由清水到浊水,后来越渗越多,幸亏发现及时,调来抢险救援队,才把险情消除,否则,后果不堪设想。针对堤防安全管理薄弱环节,青原区按照“每公里堤防一名巡查员”的要求,对城区、乡村堤防逐段配备巡查员,共124名。据悉,近五年,青原区巡查员累计排查安全隐患40多起。

  生死一线,预警员冒死发预警,让群众提前防范。6月5日晚,东固峰岭村,风雨雷天漆黑夜,伸手不见五指头,就在此时,一场山洪悄然而至。“山洪来了,赶快跑!”一阵铜锣声划破沉沉夜幕,山洪灾害预警员张海军从村头跑到村尾,挨家挨户唤醒36名酣睡的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如果不是预警及时,我们可能全喂了鱼。”村民张初民至今心有余悸。据悉,目前和张海军一样的预警员,在青原区还有70人,他们战斗在防汛最前沿,守在最危险地方,看护家园,守护乡亲。

  布下天罗地网,救援快有效

  借助技术装备,是打赢防汛抗灾攻坚战的保证条件。近年来,青原区编织“天罗地网”,关注水雨灾情,让群众跑在洪水的前面。

  天网监控,水雨灾情逃不过。打开防汛APP,各站点水雨情、江河湖库水位一目了然,这是青原区开展“智慧防汛”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原区投资700多万元,实施“智慧防汛”工程,安装水位自动监测站59个、雨量自动监测站160多个,在线监测各河流、湖泊、水库、山区、景区、园区、社区等水雨灾情,掌握防汛主动权,打赢抗灾主动仗。

  网络传递,信息覆盖无盲区。“今日18时至19时,云楼村降雨37毫米,请大家做好防范。”一条防汛信息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发出,几乎同时,远在几十里外的云楼村大喇叭广播。近年来,青原区加强基层防汛能力建设,开展“十个一”达标活动,安装预警系统38套、无线广播300多个,把广播安装到点,网络延伸到村,远程视频系统建设到乡,打通预警“最后一米”,让警报声响彻“东井冈”大地每个角落。

  网格把守,一个群众不抛弃。青原区严格实行防汛网格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县级领导挂乡镇、科级干部包村组、党员干部包户头”帮扶机制,组织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结对帮扶,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落实防汛抢险救援队员5000余人,分兵把守,守护城乡群众安宁。此外,青原区针对偏僻地方群众安全度汛问题,创建“十户联防”平台,将十几户乡邻组成一个联防群,群里人员拨打“995”电话,就会有人赶来救援,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15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以水为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江西省副省长胡强赴新余市督导检查防汛工作
江西金溪县拉网式排查水库安全确保安全度汛
江西景德镇:成功应对首次超警戒线洪水
让希望之花迎风怒放——记江西庐山市故里垅村第一书记龚一沛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