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2日讯 (特约记者 汪涛)《江西省农村供水条例》6月1日起施行,该省农村供水进入有法可依的新阶段。日前,江西省政府发布《关于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指导意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行城乡供水一体化,切实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
近年来,景德镇市以城乡供水一体化为抓手,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创造了城乡供水一体化的“景德镇模式”。目前,该市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人口已达152万人,供水覆盖率90.84%,走在全省前列。
政企优势互补 促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发展
景德镇市将解决农村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成立了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任组长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领导小组,各级也分别成立了相应机构,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该市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供水企业的扶持措施,给予建设用地、税收规费等多项优惠减免,政府的股份分红也全部返还给供水企业,用于弥补水网改造及维护经费的不足。深化“放管服”改革,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创优营商环境,为供水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与此同时,充分利用企业在供水方面的专业优势、管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参与景德镇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长期以来,景德镇市政府与江西省水投集团公司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合作,采取了政府服务、行业监管、企业独立运营的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统筹、五统一 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
景德镇市按照“一统筹、五统一”,即统筹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水价、统一水质、统一标准、统一服务的原则,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进程,打造农村饮水安全“升级版”。
规划是行动的先导。景德镇市按照《江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十三五”巩固提升规划》要求,高标准规划、高标准建设。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规划,明确到2020年,景德镇市区、各县(市、区)城区及部分重点集镇,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100%的目标,农村集中供水实现95.36%的目标。
景德镇市按照“重点推进、逐步实施”的思路,通过“一延二改三建”,即以城市供水体系为主体,通过城区管网延伸、乡镇水厂改造扩容、新建若干水厂形成全市城乡供水网络体系。目前,全市建成23个水厂及相应的输配水管网(其中市本级3个,乐平市11个,浮梁县9个),总投资达21亿元,城乡供水一体化覆盖人口已达152万人,总用户数39万户,供水覆盖率为90.84%。
强化水源保护 推进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
景德镇市深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大力开展“清河行动”、河湖“清四乱”,鄱阳湖生态环境专项整治、河湖卫士监督执法,全面实施水库退养,持续加大河流、湖泊、水库整治力度。景德镇市水利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等部门各负其责,科学合理划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采取有效措施,截污控源补齐污水管网建设短板,持续推进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环境整治。严格管控排污,持续改善水质,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实行封闭化管理。目前,全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强化水质检测。景德镇市狠抓水质安全管理不放松,每个农村水厂都设置了化验室,配备了专业化验人员,做到农村水厂日检常规十项、城区中心化验室每周检测、卫生防疫部门月度抽检。在线水质监测和视频监控系统的投入使用,形成了从源水到出厂水的严密监测防护网,确保了水质安全。自2009年实施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建设以来,景德镇市没有发生过一起水质安全事故。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