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刘茂林
从城区驱车向南出发,沿青东公路行驶一个多小时后,在一岔路口驶入一条盘山公路,又走了半个多小时,来到了大乌山下的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东固畲族乡峰岭村,“峰岭自来水厂”六个大字格外引人注目。
记者下车向自来水厂走去,这是一栋具有“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庐陵风格的小院落。走进厂区,只见沉淀池、净水池等一字排开,水由浊变清,掬水可饮;来到办公区,发现办公室、资料室、器材室等一应俱全,各项规章制度整齐上墙。
自来水厂大门口左侧刻有工程项目简介:峰岭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批复投资55.8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33.51万元,地方配套11.17万元,工程于2019年10月全面建成通水,主管为PE90-110管,长度约为3.3千米,支管为PE32-63管,长度约为5.8千米。自来水厂供水范围为峰岭行政村11个自然村,受益群众近2000人。
峰岭村自来水厂负责人罗以林介绍,峰岭村是个偏远山村,这里山清水秀,但群众吃水却很困难,每天都要从山下挑水吃,一路晃荡,回到家,一桶水变成半桶水。尤其是雨雪天,路陡地滑,有不少群众摔倒在路上。
为改善群众饮水条件,这些年来,峰岭村没少努力,先挖水井,后打压水井,再建“户户通”自来水工程,最后还是没有解决好群众的饮水问题。大变化发生在2019年,这一年,峰岭村争取到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巩固提升项目,铺管道、引山泉、立制度、强管理、建水厂,一股甘甜的泉水源源不断流进了百姓家。
与峰岭村存在同样饮水问题的,在青原区远不止一个地方。2018年初,青原区组织水利、扶贫、住建、财政、发改、卫健等部门成立六个调研组,每个组由一名科级干部带队,进村入户摸底调查农村饮水情况,发现全区25个村2759户贫困群众饮水有问题。
为确保贫困群众小康路上一个不少,2018年青原区全面启动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成立以区委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财政、发改、扶贫、水利、住建等部门资金,按照“通脉络、活末梢,不遗漏、全覆盖”的要求,打响了农村饮水脱贫攻坚战。
2018年以来,青原区累计投入资金3040万元,新建、改造、并网、延伸自来水管网,打通农村供水“最后一米”,让1.1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剩余人员将于今年全面解决,届时全区农村集中供水覆盖率达到84%以上。
同时,针对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管理问题,青原区严格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水行政主管部门监管责任、运行管理单位责任“三个责任”,并建立维养基金制度,区财政每年落实专项资金100万元,用于工程养护和更新改造,确保群众能够长期喝上安全水。
从“无水喝”到“有水喝”,从“安全水”到“自来水”,青原区大步向前不停止。青原区水利局局长稂演表示,今年,青原区已与吉安水务集团签订“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合作协议”,以大型白云山水库、中型螺滩水库为主要供水水源地,依托现有的农村供水工程和管网,加快推动城乡供水一体化、水价惠民化、服务配套化,让城乡居民享用“同网、同质、同价、同服务”的安全饮用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