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江西青原:旱塬上绽放“节水花”
 
分享到:
2019-10-14

  □特约记者 刘茂林

  国庆期间,应朋友之邀,记者来到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流坊村游玩。朋友说,逸乡园很值得看一看,有花卉苗木,有果蔬采摘,还有农家乐、农耕体验、民宿,其乐无穷,将是一场洗心洗肺之旅。

  逸乡园位于流坊村后,一大片低矮的丘陵,由于留不住水,这里只长着稀疏的杂草,是一块旱塬之地。在这样极度缺水的地方发展现代农业,无疑是困难重重。带着种种疑惑,记者随朋友走进逸乡园,探个究竟。

  一路走去,翠绿的苗木,鲜艳的花卉,整齐的大棚,迷人的景观,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记者大为赞叹,种种疑惑也抛到了九霄云外。逸乡园负责人李友裕介绍,园区目前拥有蔬菜大棚300亩,光伏水果大棚100亩,花鸟市场100亩,种植规模达6000余亩,形成种植草莓、火龙果、圣女果等四季时令水果的百果采摘园,罗汉松、五针松、比利时杜鹃花等精品造型苗木的生产基地和花卉苗木、井冈蜜柚、绿色蔬菜、四季有机葡萄、特色瓜果等实用技术实践基地。

  6000多亩田灌溉,数万名游客用水,水从哪里来?在园区里转了十几分钟,记者一行来到一处高丘,环顾四周,三面环山,树木葱笼,生机盎然;从高处往下看,山坳里一泓碧水,水面大约十几亩,至少2、3万方,清清的,一眼能看到底。李友裕告诉记者,这样规模的山塘,逸乡园建成了七八处,还有大大小小的水池,基本能够满足园区生产生活用水。

  旱区变为水乡,逸乡园用水不浪费,处处洋溢着一股浓郁的节水气息。记者走访发现:在花卉基地,到处布满了喷灌设施,水如薄雾轻抚嫩绿的叶、鲜艳的花;在苗木基地,一根根黑色塑料管整齐地伸向田间地头,延伸至每株苗木,水直接浇到根部;在蔬菜大棚,灌溉设施均安在棚顶,从天而降的水,如天女散花滋润每棵蔬菜。

  小节水大效益。李友裕算了一笔经济账:推广喷灌、滴灌等技术,与传统灌溉用水相比,节水能力达50%左右,每年节水20多万方。还带来了巨大的效益,以火龙果基地为例,亩产2500多斤,经济效益3万多元。

  节水农业帮助群众致富。近年来,园区通过“支部+产业”“党员+农户”的模式,带动周边400余户群众发展致富,户均年增收1.5万元以上;每年吸引游客4万余人次,解决就业人员600余人,其中:残疾人26人,贫困户50人。

  李友裕告诉记者,逸乡园已入选全国“公司+农户”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名单,被评为全省“十佳”农庄旅游扶贫示范项目和江西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全省共青团青年创业基地、全省“一村一品”示范基地和“一村一品”产业培训基地。

  走出逸乡园,回头一望,昔日的旱塬地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一座现代农业园正在崛起,茁壮成长!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14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省水利厅在应对洪涝灾害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荣获省政府及时奖励
江西安福:多措并举扎实做好抗旱保供水工作
江西景德镇:科学蓄水 计划节水 抗旱有水
河长制让乡村水清岸绿景美
江西:青原区多部门联动抗旱保用水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