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Baidu
map
 
河长们的“眼手脚”
 
分享到:
2019-06-28

  □特约记者 刘茂林

  吃罢早饭,富滩村保洁员郭必源跟往常一样,带上网兜、铁钳去孤江巡河,一边拾掇水下岸上垃圾、杂物,一边用手机拍照传图片。此时,在另一端,已有工作人员对图片比对、分析。

  穿越时空的对接,让河长治水更精准、更高效。近年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着力构建河长制“三级”责任体系的同时,引进高新技术,建设河长制管理信息平台,擦亮河长的“眼”,延伸河长的“手”,拉长河长的“腿”,让河长个个成为治水的高手。

  “天眼”监管河湖

  近日,记者来到花岩水库采访,只见大坝附近、入水口等处伫立一根铁柱,铁柱上的监控摄像头不停地旋转,360度无盲区监视水面及岸上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逃脱不了!”花岩水库管理站负责人孙礼楠介绍。

  水质监测系统、雨量监测系统、水位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青原区实现多个系统并网合一。2018年投资2400万元建成河长制信息管理平台,在线监测赣江、富水河、孤江等河流和54座水库水质、水位、水流、降水、水污染防治等情况,推动河长制实时监测、智能监管、日常巡查、考核监督、举报投诉、问题督办、情况通报、责任落实、问题办理等一体化、智慧化。

  青原区河长办专职副主任戴志春介绍,通过信息管理平台,不仅可以看到水功能区、水源地、水污染、公众投诉等信息在地图上的分布展示,还可以查看到河湖基础信息、监测信息、卫生保洁、巡查轨迹等,实现河湖管理无死角、无盲区。

  “脚板”丈量河湖

  区级河长每季度巡河督导不少于1次,乡级河长每月巡河督导不少于1次,村级河长每周巡河不少于1次……青原区严格落实制度规定,让河湖享受“保姆”式管理,使水生态环境止跌向好。目前,青原区水库水质达标率达95%以上,赣江、孤江、富水河等水源地水质均达到或优于III类以上,全面消灭劣V类水。

  梁昌武是渼陂村支书,也是全区220名河长中的一员,负责富水河渼陂段巡查,全长1.5公里,沿途有渼陂古村景区、墟场及5个自然村落。日前,记者跟随梁昌武巡河,感受到了其中的滋味。

  早上八时许,记者一行从梁昌武家出发,先来到墟场,查看垃圾分类、污水排放情况,临走时梁昌武还不忘叮嘱市场管理员及时清理烂菜叶、鱼禽内脏等,保持干净整洁。九时许,来到古村景区,检查景区28口水塘水质和地下管网运行,打捞水中树叶、塑料袋等杂物。十一时许,梁昌武开始巡查河道,一趟下来,不知不觉到了晌午。

  1.5公里责任段,梁昌武走了四个多小时,行程十几里。“水污染表象在河里,其实根子在岸上,要是源头没管好,哪有河水清澈!”梁昌武坦言,以前,河里垃圾漂浮、污水横流,被称为“龙须沟”。如今,两岸风景如画,河水清澈缓流。

  “妙手”治理河湖

  盛夏的富水河,河水清清,河岸青青,犹如一条白练将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红、古、绿”景区景点串珠成链,形成具有“山水青原、红色故里、正气家园”的百里生态观光带,融入全域旅游景区,成为游客休闲乐园。

  从“龙须沟”到观光带,富水河的美丽嬗变,正是青原区各级河长“妙手”治理河湖生态的一个缩影。2016年,青原区启动全区水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实施水库水质污染专项治理、山洪沟治理、中小河流治理、乡镇防洪工程、防洪堤除险加固、农田灌溉工程、小型水库建设等七大类57个项目,加快水生态建设、水灾害防治、水环境治理、水文化彰显。

  截至目前,青原区完成投资2.85亿元,整治山洪沟15条105公里、中小河流100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44万亩,打造国家级生态镇村4个、省级生态镇村14个、区级水生态示范点170多个。

  如今,一幅“六山醉美城乡,三江秀映百里;库塘天水一色,人水和谐永续”的独特生态画卷在青原大地徐徐打开!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6月28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河筑梦党旗红
江西金溪县开展水环境整治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江西安福:“四举措”做好脱贫攻坚“夏季提升”整改工作
江西:众志成城再战暴雨洪水
千年瓷都生态好 碧水蓝天美如画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