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9月17日讯(记者 钟建平)清澈的潺潺流水,湛蓝天空白云朵朵;街宽林茂,绿树成荫,稻浪千重,瓜果飘香。走进永修县虬津镇,几位老人正在树荫下悠闲地择菜,调皮的孩子在旁边追逐嬉戏。
9月的江西永修用其特有的方式展现着乡村迷人的恬与静。
以水促开发 家家都增收
在红桥村千亩荷塘,只见碧绿的荷叶亭亭玉立,争奇斗艳,粉红的、洁白的荷花竞相绽放,显得格外鲜艳、清丽,清风拂过,满塘荷花摇曳生姿,芳香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来此赏荷、游玩、拍照。
近年来,永修县依托青山绿水,深入挖掘自然山水、地域文化等旅游资源,不断完善旅游产业规划,积极搭建旅游招商平台,加快旅游项目开发,促进旅游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为唱响水美生态品牌,该县连年举办桃花节、荷花节等活动,引得南昌、安徽、湖南、湖北等省内外游客纷至沓来,前来荷天下生态休闲观光园游玩度假,带动了永修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以花为媒、以节会友,提升云山水蜜桃和虬津莲藕、莲子、荷花茶等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了当地农业和旅游业的深度融合,开辟了农民增收新渠道。
此外,该项目的鲜莲采摘和产品深加工可解决红桥村200余户农户就业难题,还与2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入股协议,人均年增收5000余元,帮贫困户实现“脱贫摘帽”。
以水美生态 村村有特色
2018年,该镇积极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40余万元,对青山闸、鄱贩闸、王家闸、麻潭排水沟等水利设施进行修复,确保防旱排涝不受影响;对圩堤、修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虬津段进行全面清杂;圆满完成麻州20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
今年永修县虬津镇按照“一路一景点、一村一品牌”的要求和“政府引导、群众主体、政策扶持、社会参与”的产业发展模式,把治水护生态、发展富民产业作为最大的“全面建设小康”工程,大力实施治水美生态,发展产业富民工程,做好脱贫攻坚的同时,让村民享受美丽水生态。
该镇以扶贫攻坚工作为契机,结合当地水资源和水生态特点,进一步加快种植结构调整。培育了该镇何岭村陆丰养鸡合作社、麻潭村绿康蔬菜种植合作社发展良好。新增冬瓜种植1300余亩,龙虾养殖1100余亩荷天下莲花种植基地,采取农旅并重的发展模式,种植太空水果莲500余亩,通过旅游带动周边群众50余人就业。农民抱团闯市场、致富奔小康的步子越迈越大、越迈越快。实现村村有特色,户户有产业。
以水育环境 户户享幸福
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破解水土流失难题?该镇给出的答案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生态保护优先,以水保生态、以水惠民生、以水促发展,为乡村振兴、生态立省提供强有力支撑。为进一步美化绿化环境,该镇投入80余万元对105、316国道沿线进行整治,种植草皮绿化3550.8平方,植树200余棵;并拆除破旧房30余栋,新建坡屋顶50栋5690.92平方,喷新坡屋顶40栋8900.17平方,墙面出新161栋24835.273平方。截止目前,该镇已完成56个村组新农村建设,三清七改三网建设基本完成,农村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百姓幸福指数与日俱增。
河流污染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虬津镇意识到,水环境治理要取得成效,唯有拿出铁一样的决心抓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确保水质持续向好。该镇成立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各自然村及集镇都成立了村(居)民保洁理事会。通过增加巡查频率,规范环卫所管理及外包拖运业务等方式,发现问题并及时整改。先后拆除了316国道及修河沿线十余处对水体污染严重的水泥制品厂和规湖砖厂,重点消除修河沿线水环境隐患。联合县渔政局、采砂办对修河水域违法电鱼、采砂行为进行专项整治,对市场公厕下水道进行改造。镇政府出资8.1万元购置一批垃圾桶分发至各村,配齐了66名农村保洁员,解决12户精准扶贫户就业问题,清理垃圾800余吨,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体系初步形成,农村卫生环境面貌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一系列治水措施,一个乡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乡村处处荡漾着活力,蓬勃着生机。这承载着多少人浓浓乡愁和美好希望的小镇,前景广阔,如同清澈的修河,长流不断缓缓向远方延伸。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9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