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4日讯(特约记者 邱云)河长制工作实施以来,江西省吉安市坚持改革创新精神,以生态文明理念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着力为全国、全省推行河长制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制度建设创新。率先在全省完成市、县、乡三级《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方案》,健全了河长制市级会议、信息通报、工作督办、考核办法等制度,形成了“河长牵头、部门协作、分级管理、全民参与”的河流保护管理新模式。从法律法规层面固化治水、管水、护水机制,出台《关于深入推进河长法制特派员制度的实施意见》、《规范生殖养殖管理暂行办法》、《生猪生态养殖小区建设意见》等,《吉安市水库水质保护条例》有望成为全国第一部地域性水库水质保护法规。
治理实践创新。安福县以泸水河为单元,整合农林水等20个项目,打捆形成总投资25亿元的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项目。井冈山市投资1.4亿元开展龙江河治理试点,防洪和截污干管工程分别完成80%、90%,完成15家陶瓷企业污水处理技术改造。吉水县与江西省水投集团开展战略合作,拟通过PPP模式投资30亿元启动赣江吉水段水生态综合治理。泰和县将蜀水马市段纳入总投资10亿元的蜀口村特色小镇项目,已列入省发改委PPP项目储备库。
工作方法创新。积极开展河长制工作宣传,出版了国家推行河长制以来第一部关于河长的图书《我是河长》。峡江县在乡镇中小学推广“垃圾兑换银行”,实现垃圾分类存放、变废为宝,增强公众环保意识。吉州区对赣江河段、官溪水库和麻下水库试点建设智慧河长信息平台,并借鉴园区发展经验,选址建设绿色生态养殖小区,承接规模以上生猪养殖户集体搬迁。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2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