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建平
“以前河水的颜色就像牛奶一样,河道也经常堵塞,通过几年环境综合治理,‘牛奶河’变样了,有的村子还搞起了乡村旅游。”看着新坊河里的水一天天变清,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花桥村农民吴绍群心里乐了。
宜春市袁州区新坊镇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盛产钽铌、锂长石、花岗石、高岭土,有“亚洲锂都”的美誉。该镇是一个以矿业经济为主的镇,因采矿造成的环境污染由来已久,已成为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顽疾”。昔日,因为长期无序开采导致矿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十分突出,部分企业违法建设、违规生产,导致出现与民争水的现象,入河水量减少,入河水质浑浊,泥沙含量增多,淤塞加快,河床抬升,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新坊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周边企业偷排偷放现象屡禁不止,水污染严重。
11月初,记者来到新坊镇,发现这个以前“灰头土脸”的矿业大镇,正旧貌换新颜。驱车行驶在袁州区新坊镇里睦水库,蓝天白云艳阳天,绿水青山共为邻,秀美风光如诗如画,令人沉醉。这是新坊镇近年来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环境整治,着力擦亮绿水青山金字招牌带来的明显成效。
走进新坊镇环境在线监测平台,大型电子屏幕上,16家矿产品加工企业的废水排放口,都清晰地展现在眼前,排水流量、PH值、悬浮物等指标数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这个平台于今年7月投入使用,仅镇里就投资了200万元,每个企业还建了环境监测房。记者在银兴矿业看到,经过多个沉淀池,洗矿水变得澄清,再抽回循环利用。企业负责人宋军说:“我们支持这项工作,新坊河生态好了,也是老百姓的福。”
前几年,新坊镇有70多家大小矿产品加工企业,矿业经济占经济总量的86%,但同时造成了生态和地质环境的破坏。新坊人的母亲河新坊河,被戏称为“牛奶河”,群众意见很大。
牵牛要牵牛鼻子,治水要治源头。该镇从抓企业整改提升入手,推进全镇的环境整治,通过环境在线监测平台的建设,从源头治理矿产品加工企业。2015年,新坊镇痛下整顿决心,全镇矿产品加工企业由70多家减少到16家。矿产品加工用水量较大,镇里引导企业走循环利用之路,并建好沉淀池。如今,矿产品加工企业的出水口,流的都是清水。
“牛奶河”的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镇长周欣对记者说:“在整治矿业企业这一源头的同时,我们大力推进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河道疏通、治超治限、垃圾处理、生猪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通过环境综合治理,让新坊变为美丽乡村。”
2016年底,新坊启动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目前已复绿废弃矿山43.3公顷,占计划治理面积的39%。对5家洗矿加工企业实施“下山工程”,在山下集中建立园区,共享环保设施,实现开采区与加工区完全分离。目前,已动迁3家,今年底可全部搬迁。
要水清、岸绿、景美,首先要整治环境。环境整治是一场硬仗,需要大手笔、大投入。2015年以来,集镇和路口村生活垃圾中转站、新坊工业园区和集镇污水管网、矿山公路、拦沙坝等一系列治污工程逐步实施,累计投资6000余万元。
“河道环境综合治,水中污染岸上治。在巩固矿业整治成果的同时,我们将持续开展对路域环境、扬尘、采砂、农村垃圾的常态化治理。”该镇领导如是表示。如今的新坊,空气更净,山更绿,水正在变清,群众幸福感也在提升。
生态环境保护永远在路上,任重道远,新坊正迈开转型的步子,努力使乡村旅游成为“矿业大镇”的新名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