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钟建平
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上的两大通江湖泊之一,也是江西的“母亲湖”。对江西来说,保护好鄱阳湖“一湖清水”是全面对标中央精神、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打造河长制升级版的必然要求。江西省一直不遗余力地保鄱阳湖“一湖清水”。近年来江西省不断健全制度体系,全面摸清和掌握入河排污口现状,严格审批,并充分发挥河长制工作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
健全制度 严格审批
江西省制订《江西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入河排污口管理权限、设置审批、登记备案、限制排污、监督监测、标示牌设置、检查执法等要求,增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新修订实施的《江西省水资源条例》,将入河排污口管理作为重点,把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日常监督管理的具体要求通过地方立法固化。在推进入河排污口整治过程中,出台入河排污口监测、标示牌设立、日常监督管理等一系列文件,初步搭建起全省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制度保障体系。
近年来,江西组织开展多轮次入河排污口统计,并编印成册。今年5月份,配合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开展复核工作,基本摸清全省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最新情况,通过采取关停并转等措施后,入河排污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同时,积极配合长江水利委员会开展入河排污口信息年报统计试点工作,2015年和2016年分两批将重点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录入入河排污口年报信息系统,基本掌握入河排污口基本信息历年动态变化情况。
按照水利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江西省及时部署推进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工作。根据《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要求,不再审批禁止排污区内的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从严审批严格限制排污区和一般限制排污区内入河排污口。同时,积极探索推进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部门联动机制,今年4月江西省水利厅与省环保厅签订《关于加强全省水环境保护工作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审批与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及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部门联动机制。
发挥作用 大力整治
针对入河排污口管理长期以来积累的问题,江西省充分发挥河长制平台作用,大力推进专项整治工作。江西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并将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纳入“清河行动”十大专项整治行动。江西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农业厅联合印发《江西省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工作督查的通知》等文件,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16年底,全省共拆除、封堵120多个入河排污口,处罚60余个违法设置入河排污口单位。今年年初,省水利厅又针对省河长办反馈的入河排污口管理中的100个问题,专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整改落实,实行销号管理,100个问题90%已基本整改到位,部分需迁建的排污口仍在抓紧整治。
为进一步巩固整治成果,今年江西省再次将入河排污口整治工作纳入“清河行动”十四大专项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情况考核,将其纳入对市县最严格水资源管理考核和河长制工作考核指标体系,以考核促整改。今年江西大力推进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专项整治。江西省水利厅印发《关于全面开展县级以上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排查工作的通知》,再次部署全面排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入河排污口。环保部牵头组织开展市、县饮用水水源地监督检查,将保护区内的排污口列为重点检查内容,目前已进入到各省交叉复查阶段。
规范建设 优化布局
为强化入河排污口日常监督管理,全面推进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今年江西省水利厅先后开展多项工作。设立入河排污口标示牌,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省水利厅印发通知,要求9月底前完成入河排污口标示牌设立。加大入河排污口监测力度,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通过人工巡测覆盖率达到100%。在环保部门监测的基础上,水利部门全面启动入河排污口监测。规范入河台账建设,定期开展监督检查,适时更新台账信息。
江西将认真落实水利部印发的《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把其作为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批的重要依据。目前,已编制《江西省长江经济带沿江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布局规划实施方案》,在水利部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新余、宜春入河排污口设置三区划定,推进不符合布局要求的入河排污口关停。同时,研究部署省级“两口一源”规划,进一步细化全省县级以上城市主城区河段取水口排污口和应急水源。目前,九江等市正在开展全域主要河流取水口、排污口布局规划。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