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鄱阳湖“卫士”

发宣传单

割网
□记者 钟建平 通讯员 郑飞华
7月31日是世界巡护员日,在鄱阳湖湖口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12位队员像往常一样在队长周军琪的带领下,驾船协助巡护着鄱阳湖、长江水域。队员们并没想到,今天是属于他们的节日,仍然坚守岗位。
今年6月,为贯彻党中央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和共抓长江大保护等决策部署,进一步落实“长江江豚拯救行动计划”各项工作,农业部长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鼓励在有条件的长江豚类保护区先行试点“长江江豚协助巡护”工作。6月15日,湖口县正式成为全国首个保护江豚“协助巡护”示范点,张传国、饶元祖等12位渔民加入鄱阳湖口江豚巡护队,协助地方渔政执法部门开展日常巡护工作,保护江豚及其栖息地环境,及时发现、报告受伤江豚、非法捕捞等事件,同时宣教和劝阻排污、洲滩农药使用等其他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的行为。至今他们已经上岗一个多月。
身为鄱阳湖口江豚巡护队员的他们,工作的区域都是江豚分布的密集水域。这一个多月以来,他们每周水上巡护不少于4天,巡护里程2983公里,共发现正常江豚共计181头次,发现非法渔具(主要是定置网)101条,协助渔政部门或在渔政部门临时授权下清除定置网26次,割网兜18个,放生活鱼160公斤,检查排污口11次。
12名队员原都是渔民出身,正式接受这份工作后,全都自愿放弃捕鱼作业,从一名渔民转型为“护渔员”。因为他们娴熟的水上作业能力,以及对自己所在水域情况的了如指掌,被人们亲切称为“江豚管家”,然而,想要当好一名“江豚管家”并非易事。
队员们分成三个巡护小分队,其中长江小分队巡护石钟山至红光的长江岸线水域,湖区湖口小分队巡护石钟山至屏峰水域,姑塘小分队巡护鄱阳湖铁路桥至青山头水域。他们在工作日的巡护上做了调整,弥补了渔政巡护管理的时空差,除了在例行巡护中观察和记录江豚的出水活动状况,还要配合渔政部门,劝阻打击巡护区内的非法捕鱼行为。为避免冲突,队员们在举报和拆除湖面的非法渔具之外,加大护豚护渔宣传力度,对昔日渔民朋友所说的种种习难和不解,他们也都默默忍受着,反而耐心地进行宣传。
这份工作工资不高,比他们做渔民时要少很多,但他们仍将坚持,更希望鄱阳湖生态越来越好。他们曾目睹和亲历着这片湖面水域富饶的渔业资源由盛转衰。“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渔民,以往打鱼每晚捕上千百斤是常有的事,现在一天能打几十斤已经很不错。”队员张传国和钟祥志纷纷表示。他们大多是在鄱阳湖、长江水域捕鱼有三四十年,每当谈到曾经的往事说都说不完,也从他们的脸上看出对往日美景的怀念与向往。“鄱阳湖里的大鱼几十斤、上百斤重多得很,过冬候鸟一飞就能遮住半边天。”
据队长周军琪介绍,鄱阳湖、八里江一带,不仅江豚多,以往就是白暨豚也经常能看到。现在鄱阳湖里的江豚有400多头,占据了江豚整体数量的半壁江山,有人说鄱阳湖是长江江豚最后的避难所,实在太贴切了。现在,所有的队员无不希望鄱阳湖的生态能够越来越好,虽然目前他们还面临不被理解和种种困难,但他们对自己做的事充满信心和自豪:“我们保护鄱阳湖江豚就是保护鄱阳湖生态,保护我们自己人类,这是为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做的最有意义的事!”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