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小农水让山民看到了致富希望

2017-07-07

  □通讯员 刘茂林

  进入六月以来,整个天空像是撕开了一道道口子,大雨下个不停。雨大成灾,使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花岩村贫困户郭显富茶饭不思,整日往地里头跑,担心大棚蔬菜被淹死。“本钱都是借来的,要是棚毁了、菜没了,别说脱贫,生活恐成问题,难不成‘雨天担稻草越担越重’。”没想到雨水过后,能排能灌的渠道很快就把积水排走了,他的大棚没有受任何影响,各类蔬菜长势喜人。眼前这番景象,让郭显富悬着的心终于回落肚子里,“U型渠道还真管用,成了老百姓的‘金渠、银渠、幸福渠’!”

  花岩村位于青原山区大镇——富田镇最偏僻的山区,是个省级贫困村,全村户数190户,人口860余人,劳力380人,有贫困群众38户,低保人员40人,山地面积1.7万多亩,耕地面积1100亩,其中农田面积720亩。探究花岩村贫困症结:一是患病性贫困,二是智障性贫困,三是信息性贫困,四是设施性贫困。

  基础设施滞后尤为突出,是制约村级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花岩村支书胡增寿介绍,由于投入不足,排洪渠、田间渠道建设不到位,每年汛期,大面积农田被冲毁,经济损失严重;还有1个自然村没通公路,群众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

  “好日子谁不想过!但见这田块,雨天烂糟糟、晴天似把刀,种多少产多少。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底,谁敢把钱投这里面,宁愿外面打临工,赚一个是一个。”村民郭显达这番话,道出了全村所有群众的心声。据调查,2015年前,花岩村至少有230名群众长年在外务工,留守在家的基本是“386199”人员,造成了大面积农田撂荒。

  精准脱贫致富,水利担当实干。近年来,青原区在大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统筹抓好山区、偏远乡村农田水利建设,因地制宜,推行梯形标高,平整土地,改小田为大田,改旱地为水田;建山塘、修水陂、通沟渠,密织田间水网,清水长流,实现旱能灌、涝能排、机械能下田,彻底扭转了水利设施建设落后的局面。

  花岩村是第一批受益村。2014年,青原区整合项目资金400多万元,为花岩村修建村主干道500余米,通自然村公路800余米,兴修水利设施4处、水陂2座,衬砌U型渠道5120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00多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80亩。

  筑得良巢引凤来。花岩村民郭经学是位开餐馆的老板,他开在城区的餐馆,每天客人络绎不绝。2016年,郭经学把餐馆交给家人打理,自己则回村办起了林芝种植合作社,一次吸纳贫困群众5户,流转土地近30亩,当年投产当年见效,“现在一亩地保底收益在1万元以上,管理好效益更好。”郭经学说。

  农业有奔头,回村创业群众也多起来。如今,花岩村已组建了林芝、油茶、蔬菜三个专业合作社,社员达80多户,建成高产油茶面积1350多亩、毛竹面积1560多亩,建设大棚蔬菜面积100多亩。2016年底,花岩村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15万元,全村经济也从“谷底”走了出来,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小农水,不仅壮大了花岩村级经济,还鼓起了花岩群众的钱袋子,更重要让青原区广大干部群众放弃了轻农、弃农的思想,促进现代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截至目前,青原区拥有各类种植大户328家、家庭农场275家、农业合作社190家,培育农字号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初步形成了以东固畲乡风情为主的休闲农业观光板块、富田镇猫儿下万亩蜜柚为主的特色果蔬板块、新圩镇麓溪农业生态为主的生态农业板块、文陂镇白莲基地为主的可赏可玩可吃的精品农业板块、值夏镇粮食高产和蔬菜基地为主的农业产业集群板块、富滩镇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为主的精致休闲采摘板块、天玉镇逸乡园为主的休闲观光板块、河东街道七彩生态园为主的农事体验板块等八大产业板块,多彩田园片区建设如火如荼。

  据介绍,近年来,青原区以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为撬杠,整合财政涉农资金2.73亿元,改造渠道1860公里,改善灌溉面积15.6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1.66万亩,覆盖全区90%以上的耕地面积,涉及106个行政村、1188个自然村,有15.2万群众受益于小农水建设,其中山区、偏远地方群众3.01万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7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党旗飘扬在抗洪一线
江西鄱阳县:军民齐力抢险 圩堤化险为夷
江西省景德镇市总结“6·23”抗洪救灾经验 继续抓好防汛工作
江西安福:全面启动消灭劣V类水专项整治行动
江西九江:进一步开展堤内建设项目防汛隐患大排查
江西省河长制省级部门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江西省全面启动消灭劣V类水工作
江西科学调度充分发挥水库防洪减灾效益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特大洪峰过境洞庭湖.jpg
发现管涌,运送沙袋处置.jpg
国家防总湖南工作组查看义和.jpg
东深供水工程入港前的最后一.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