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清水流进田 幸福滚滚来
——江西吉安市青原区小农水重点县建设掠影

2017-01-22

  □特约记者 刘茂林

  近年,江西吉安市青原区以小农水重点县建设为撬杠,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全力补齐短板,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区基本形成农田平整化、灌溉节水化、耕作机械化、管理科学化的生动局面。

  新增万亩高标准农田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此刻,人们都在忙着备年货过大年,而富田镇新兴粮食产业化专业合作社监事长罗昭明马不停蹄跑市场、跑田间、抓建设进度,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原野上搭起一个个标准化钢架大棚。“去年小农水工程甫一竣工,我就从群众手里流转土地1000多亩,全面建设特色果蔬生产基地,计划开春前抢种一批果蔬。”1月20日,记者田间采访了正在忙碌的罗照明。

  区水务局局长黄润开介绍,2016年,该区小农水重点项目县在富田、值夏、文陂、新圩、富滩五个乡镇开工建设,涉及17个行政村、2万余亩耕地。为把小农水建成惠民工程,该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与项目区乡镇、行政村、自然村层层签订责任状,层层压实责任,全面实行“一日一报告、一周一调度、一月一点评”工作机制,严格落实“试建先行、细节把控、破坏验收”工作措施,对小农水建设全程监管,严把项目设计、实施、竣工等重要关口,把中低产田改造为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去年一年,该区完成投资3200余万元,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4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1.1万亩。

  近几年来,在中央政策持续加力支持下,青原区全面对小农水进行改造,实现升级换代。黄润开介绍,2010年开始,该区实施国家小农水重点县建设,至今已有7年多。全区累计投入资金2.73亿元,整治各类渠道1860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11.66万亩,年均增加粮食生产能力6096吨,受益群众达到15.2万人。

  六大农业片区促民富

  天玉的花卉苗木、富滩的井冈蜜柚、新圩的有机蔬菜……一渠渠清水把该区农业之“花”浇灌竞相绽放,绿意盎然。截至去年底,该区已发展各类种植大户328家、家庭农场27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90家,培育农字号省级龙头企业5家、市级龙头企业12家,富滩现代农业示范园成为全省重点扶持的五个现代农业示范园之一。

  近年,该区以贯穿全境的青东公路为主轴,凭借农田水利建设之成果,按照“全域规划、带状推进、产业配套”的工作思路,全面建设花卉苗木观赏片区、生态蔬菜供给片区、井冈蜜柚果园休闲片区、畜禽养殖示范片区、特色生产加工片区、百里金花片区等“六大”特色农业产业片区,打造出一条集红色文化传承、庐陵文化展示、绿色生态观光、现代农业休闲和古镇新村游览“五位一体”的百里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

  现代农业大发展,把车间搬进田间,把农民变成工人,让农民一手拿租金,一手拿工资。刘贤珍是值夏镇坪上片规模基地的工人,负责蔬菜种植技术指导。2015年之前,他长年在广东等地打工,月工资4000元左右,每年拿回家的钱没多少,全开支在房租、路费上。“现在不同了,家门口拿工资3300元,虽说比外打工少一点,但含金量高,加上土地流转费,一年下来至少能积攒4万。”刘贤珍告诉记者,“最重要的能照顾父母和孩子,一家人在一起快乐生活!”

  黄润开介绍,近年来,青原区全面实施农旅融合战略,推进农业片区景区化发展,打造“春赏百花齐放,夏纳古韵清凉,秋闻果蔬飘香,冬沐乡村暖阳”的怡人景致,让游客吃在农家、住在农家、玩在农家、乐在农家,不断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16年底,该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5万元,比上年净增1100多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月22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江西新余:力推河长制探索“清河行动”新模式取得新成效
江西:青原区明确2017年水利工作重点
江西全力推动 “清河行动” 取得实效
江西依法治水管水取得重大突破
江西靖安:小手拉大手 守护潦水之美
打好“四大战役” 写好“四篇文章”
2016年江西省完成1187平方公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016年江西给25万农村贫困人口接通“幸福水”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模板.jpg
首页大图 copy.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 copy.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