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月10日讯(记者 钟建平)日前,水利部发布的2016年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中,江西省22处饮用水源地纳入全国名录管理。其中,以赣江为水源地的就有5处,以信江为水源地有4处,以水库类为水源地的只有2处,以鄱阳湖为水源的1处。
江西省水资源丰富,多年平均降水量1638.4毫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564.98亿立方米,湖泊拥有率2.4%,列全国第三位。众多的湖泊为江西省提供了更安全的饮水保障。目前,江西省有地表水水源地590处。其中,湖库型水源地125处。近年来,部分江河水位屡创新低,湖库成备用水源地首选。江西省湖泊类型完整,以淡水型天然湖泊和人工湖库为主,湖泊水面宽广,水库容量巨大,水生态环境较好,因此,不少湖库成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目前在用的湖库型水源地包括鄱阳县的内珠湖,都昌、湖口、星子的鄱阳湖,共青城的长青水库,乐平的共产主义水库和新余市的仙女湖等。
作为水资源比较丰富的江西省,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工作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把饮用水安全作为重大的民生问题来对待。此次,江西纳入全国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名录管理的水库类水源地只有2处,其中位于乐平市的共产主义水库是江西省23座大型水库之一。
共产主义水库水源地保护工作形势一度非常严峻。2009年开始,库区开始出现非法筑坝拦汊养鱼,导致这个担负下游15万亩农田灌溉用水,以及乐平市城乡近50万人供水任务的大型水库危机四伏。
2016年6月,由共产主义水库水环境横向补偿试点签订。这是江西省首次开展水环境横向补偿试点工作该水库水环境横向补偿试点涉及上游婺源县和下游乐平市。试点期内,横向补偿资金额度为每年200万元,其中婺源县财政和乐平市财政各出资100万元;省级奖补资金额度为每年300万元,从省级环保专项资金中安排。“水库之争”的历史遗留难题,终于得以圆满解决。
2016年,南昌市制定《南昌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将从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农村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全方位控制水污染物排放。到2020年,国家考核和省级考核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达到88.89%以上。其中,赣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质优良比例达到80%以上,抚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修河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质优良比例达到100%。鄱阳湖南昌市湖区断面水质达到Ⅲ类及以上水平。8月,南昌市又出台《赣江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综合整治实施方案》,采取一系列措施整治赣江城区饮用水源地环境,如实施污染源搬迁工程,搬迁造船厂,关闭一批违法企业,禁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内设置水上加油码头、水上加油站,禁止停靠船舶等等。
两年前,经国务院批准,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印发《水质较好湖泊生态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13—2020年)》,包括鄱阳湖、柘林湖、仙女湖在内的江西省13个湖泊纳入国家保护规划。至2020年,规划内湖泊的水质进一步改善,水质为Ⅰ、Ⅱ类的湖泊比例有所增加,湖泊生态环境自然恢复能力明显增强。
江西省湖库水质优良,未来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湖库作为江西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承担城乡供水重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