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审批具备新闻登载业务资质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06022
  首页 -> 正文


山水青原美如画

2016-02-03

  □ 本站通讯员 刘茂林

  一月的青原,正是最冷的季节,但如今这里却感受不到冬天的“味道”,满眼是绿绿的,青青的,蓝蓝的,到处是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绿的是水,青的是山,蓝的是天,一幅幅和谐生态新画卷徐徐展开。近年来,江西吉安市青原区立足“文化庐陵、山水青原”,大力实施湿地入城、公园下乡、水质治理工程,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先后荣获“全省生态区”“全省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湿地入城

  暖暖的冬日下,陈师傅悠然坐在滨江湿地公园的小溪边垂钓,旁边小网袋里装着几条活泼乱跳的鱼儿。陈师傅告诉笔者,他就住在附近,天气好就出来垂钓,一方面放松自己,一方面呼吸新鲜空气,“生活在这座天然氧吧里真幸福!” 

  滨江湿地公园坐落在赣江河畔、青原区中心城区,占地面积35公顷。小溪自南向北,沿溪走去,层出不穷的醉鱼草、千层菜、再力花、粉红睡莲等水生植物映入眼帘。

  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修建湿地公园,彰显青原区委、区政府决策者的眼界和胸襟。近年,该区十分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大力推进“三清三改”工作,对中心城区的河流、水系及水渠、水塘进行整治,清垃圾、治污水、造生态,建设一批城中湖、滨河公园、慢行带游步道、亲水设施、文化景观,赣江十里风光带泼墨成型,提升了滨水生态景观品质。

  该区梯次推进生态建设,按照高品质主题公园+生态绿廊+郊野公园的绿化布局,全面清荒补绿、拆围还绿、破墙透绿、借缝插绿,不断绿、不断档、不裸露,建设道路节点、街头巷尾的小游园30多个,让市民四季见绿、常年赏花。如今,该区城区绿地率达53.1%,人均绿地面积15平方米。

公园下乡

  新圩曲塘湖公园,是座村级水生态公园。俯瞰曲塘湖,犹如一轮弯弯的月亮镶嵌其中,四周建有休闲广场、游步道、花架、九曲桥、六角亭、绿地等设施,一栋栋“青砖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坡屋顶”的庐陵民居沿湖布局,错落有致,近处是田,远处是山,风光如画。

  在碧波荡漾的曲塘湖公园内,杨大妈带着孙女,在这儿体味着“山水田园”迷人风貌。“天气好时,这里热闹得很,唱歌的、跳舞的、闲聊的、嬉闹的,一群一群的。”杨大妈说,“这里虽然是农村,但水好、环境好,咱生活越发舒心了。”

  近年来,该区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目标要求,对全区30户以上村庄进行全面规划,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不推山、不填塘、不过度硬化,多依山就山势、多因地制宜,留住自然风貌和生态系统。以青东公路百里都市田园休闲观光带为主线,依托良好的“红、古、绿”资源优势,突出水生态文明建设,着力打造都市花园、休闲乐园、美丽家园。近年,该区先后开展了159个美丽乡村点建设,建成天赐公园、敬堂休闲广场、红军广场等一批特色鲜明的村级水生态公园,打造国家级生态镇4个。

治理水质

  如果把水生态比作“人”,那么工程就是骨架,绿色就是肌肤,水就是血液。对“水”,该区始终摆在首位,大力进行保护。

  2013年,该区启动水库水质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拆除水库、山塘、村庄周边、主要通道、工业园区、中心城区规划区及规划为禁养区的猪鸭养殖场养殖栏舍4000多平方米,建成沼气池1712立方米,新增III类水以上水库19座,水库水质达标率64%。大力实施农村、景区氧化池工程建设,一镇(景)一座,对污水进行“生态疗法”,集中处理,改善水生态环境,项目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5%。

  大力治理农村污水的同时,该区投入巨资,对“一区两园”实施提升改造工程,建设污水处理厂及配套污水收集管网,日处理污水4万多吨,基本实现污水零排放。将水资源论证制度设为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严把项目准入关,坚决向高污染、高排放、高能耗项目说“不”,做到“三个不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批,不符合区域发展规划的不批,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不批。2015年,该区完成减排项目6个,责令企业停产35家、限期治理2家、关停取缔6家。

  如今,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青原,在发展升级、绿色崛起的大道上迈着大步前进,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6年2月3日

刘茂林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江西吉安市发布防汛一号令
江西宣布全省进入主汛期
江西省政府召开全省农田水利改革座谈会
江西金溪县汛前查找防汛薄弱环节
江西省景德镇市未雨绸缪抓好防汛准备工作
江西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基本完成
江西创新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绩效考评模式
河边又见浣衣女




   
最新更新


 
图片报道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大图模板 拷贝.jpg
首页.jpg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京ICP备11042313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