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18日讯 到江西宜春市检查2013年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时,水利局黄少波副局长说:“乡镇水务站建设我们遇到四个老大难问题,高安市采取非常措施解决了非常难题。”
高安市怎样解决了乡镇水务站建设的难题?没等检查组提出疑问,检查组就被高安市水利局长黄凤亭兴奋地带到一栋三层约16间房子的楼房:“这次市委省政府下大决心,每年拿出600多万,彻底解决乡镇水务站建设问题。现在很多站都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了。”
新建的小楼大门一边,挂着“高安市灰埠镇水务站”的牌子,非常醒目。检查组参观了办公室、防汛值班室、会议室等,发现洁白的墙上挂着上十块市局统一配发的制度牌和乡镇地图、水系图,桌上摆着统一配发的电脑、电话打印传真一体机,检查人员都乐了。
根据2009年的市水利局的一份调研报告称:高安市全市共有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风景区,人口808000人,境内有锦河、肖江、潦河支流黄沙港及袁河支流四条河流,各种大中型水库320余座,是一个水利大市。
面对这样一个水利任务繁重的大摊子,解决好基层水利服务体系便成了高安市委市政府的当务之急。
近年来,高安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及水利部、中编办、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的指导意见》,把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升水利公共服务水平的基础环节,举全系统之力打攻坚战,取得了一些成效。各乡镇陆续建起了水务站,配备了装备和人员,开展了部分基层水利服务工作等等。
但乡镇水务站的建设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机构改革浪潮中乡镇水务站难被保留;基层水利人文化层次偏低(大多是初、高中毕业),年龄偏大(大多是50岁以上),专业性不强(多未接受过水利专业培训或学习);工资福利普遍远低于平均水平(年收入基本在5000—8000元)等等。这些问题容易导致水利工作无法正常真正开展起来。而水利工作没抓好,直接影响到一个乡镇的农业收入,特别是对当前新农村建设。
值得欣慰的是,2013年10月高安市委市政府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
<高安市加强乡镇(街道、景区)水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的通知》,依法依规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了乡镇(街道、景区)水务服务体系建设。
高安市加强乡镇(街道、景区)水务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一是在机构设置及编制核定上,每个乡镇(街道、景区)设置1个水务站,为公益性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水务站人员编制统一核定,实行人员编制实名制管理,不得超编配备人员。
二是在工作职能上,进一步明确了各乡镇水务站的具体职责和小型水库和小型堤防安全员的主要职责。
三是在人员选招上,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向社会公开选招乡镇(街道、景区)水务站人员70名,原水管站人员按“老人老办法”管理。
四是在人事管理与考核上,实行以市水行政主管部门为主的“双重管理体制”。
五是在经费保障水务站人员的工资、津贴等福利待遇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列入市级财政预算,原水管站长和书记参照我市敬老院聘用院长待遇和任用管理办法进行过渡管理,签订聘用合同。
六是在办公场所上,由乡镇解决水务站办公室场所,并添置必备的办公用具和水利测量、设计所需的设备。
七是在完善教育培训机制上,制定培训规划,建立和完善水管员教育培训机制,加强技能培训,实行定期轮训等。
八是在加强组织领导上,成立乡镇(街道、景区)水务站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人民政府市长担任组长,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和市委、市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担任副组长,组织部、纪检(监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编办、水利局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水利局,具体负责全市乡镇(街道、景区)水务站建设工作。
高安市“乡乡有水务站,镇镇有水利员”的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长效机制正在逐步建立并发挥效益。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