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九月,走进江苏省总六塘河宿迁段,阳光融融,树绿水清。两名保洁员乘着一艘小船正在沿途打捞水草,好一幅苏北赛江南的画卷……
宿迁,伴水而生,因水而兴。烟波浩渺的洪泽湖、一碧万顷的骆马湖、千古幽情的大运河、穿城而过的古黄河,成就了宿迁水韵名城的独特气质。
为政之要,其枢在水。宿迁河流湖泊畔的8000多名各级河长通过巡视守护,治水护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理念,彰显向水生态美好环境发力的不凡气度。
宿迁市以“蹦起来干事业”的精神,河长制多项工作全省领先;以动真碰硬的态度,全面巡察巡视、约谈问责;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创新设立河湖警长、组建部门联动体;坚持工作项目化,逐项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开展河湖“体检”,确保长治久清;全员发动,全民参与,开展乡贤护水、巾帼护水,引入“民间河长”监督举报建言献策,形成了全社会参与的“合力治水”良好局面。
由于河湖长制工作成效明显,今年,宿迁市获得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国共有10个设区市、10个县(区)获得此激励,宿迁是江苏唯一获此殊荣的设区市。
吹响美丽河湖“出征号”
开启河长制到河长治探索路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近年来,作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设区市,宿迁市委和市政府始终高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大旗,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河湖长制的极端重要性和必要性。
2017年2月,宿迁在江苏省率先召开全市河长大会,公布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总河长的全市河长湖长名单,开启了以“河长制”实现“河长治”的探索创新之路。
宿迁市在全省率先完成市、县、乡、村四级河长体系构建;创新构建水利、住建、环保、城管等15家部门联动体;创新设立河湖警长,由417名公安部门分管领导担任。全市两大湖泊、16条重要河流、39座水库、2045条县乡河道、5655条村级河道河湖长全部“认河认湖”到位。宿迁市主要领导全力部署、一线调研,分管领导专题会办,各级河长抓好推进落实,仅2019年,13名市级河长巡河89次,148名县区级河长巡河1 143次。
宿迁市创新出台《宿迁市河长述职制度》《宿迁市河长履职规范》等文件,明确各级河长工作职责与履职程序。创新开展“致河湖长一封信”活动,定期提醒河湖长履职要点、工作重点,强化河湖长履职意识。出台《河长湖长考核问责与激励制度》等制度,组织河湖长定期述河述职,强化日常考核激励及责任落实。除此之外,沭阳县纪委全程跟进全县河长制工作,特别对河道“三乱”“两违”整治问题开展专项约谈问责。泗洪县将河长制落实情况纳入县委专项巡察范围。泗阳县评选不合格河长,由县纪委、监委进行约谈问责,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
“不管走到哪里,只要看到河湖污染问题,河湖长们就会按程序交办。”据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先彦介绍,在宿迁,保护河湖生态,早已是各级河湖长共同的行动自觉。
“不是挂名,而是责任”,已成为全市各级河湖长最响亮的承诺与最坚定的落实准则。
奏响河湖保护“大合唱”
系统治理河湖显实效
水兴则市兴,水安则民安。河湖治理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宿迁加强工作机制体系创新,着力构建左右协调、上下联动的河湖长机制体系,从水利部门“势单力薄”变为多部门参与“合力治水”,全力推动河湖长制从“有名”到“有实”,奏响了“上下协同,左右发力”的“大合唱”。
统筹谋划,全域治理。宿迁把山水林田湖作为一个生命共同体来考量,妥善处理治水与发展、水体与生态、水面与岸线的关系。按年制定河湖长制工作要点,将河湖长工作项目化,引导各级河长以项目为抓手,力求治水实效,确保河湖长治久清。
因地制宜,因河施策。针对河湖功能定位、污染成因不同,宿迁编制了“一河(湖)一策”治理方案,实施重要河湖“体检”制度。目前市级18条市级河(湖)体检全覆盖,其余正在统筹推进,为科学治河提供了可靠依据。
打造样板,引领带动。宿迁在全市打造“一河一策、一城一策、一地一策”三类省级示范样本和“生态示范镇、生态河道、模范河长”三类市级样本。充分发挥先进典型引领带动作用,在中心城区先后建成近20公里长的古黄河城市绿廊,完成京杭运河城区段15公里整治,以马陵河为代表的黑臭水体整治经验在全国推广。
描绘岸线整治“新胜状”
合力攻坚推动河湖生态修复
解决复杂水问题、维护河湖健康是河湖保护的重要使命。宿迁以推进河湖长制为切入点,合力攻坚推动河湖生态修复,积极营造“湖泊如镜河如练,绿满大地水清澄”的水生态愿景。
——河湖整治“攻坚战”重点突破。2019年,宿迁市委和市政府重拳出击,主要领导担任总指挥,积极谋划、高位协调推进湖河湖“四乱”任务整治。分管领导一线督导督办,不间断开展现场巡查,抓整改,促落实。在各级河湖长坚强有力的推进下,宿迁市按时完成水利部重点交办48项河湖“四乱”整治任务,得到水利部督导组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非法采砂“歼灭战”圆满收官。洪泽湖、骆马湖禁采由市级湖长亲自挂帅,协调组织各级河湖长,组织纪检、公安、属地多管齐下,拆解非法采砂船599艘,打掉盗采团伙46个,抓获成员345人,公诉126人,立案查处10多名公职人员,妥善引导3万余名涉砂人员退出湖区,使长期饱受非法采砂之虐的洪泽湖、骆马湖恢复了往昔平静。
——黑臭水体“持久战”取得实效。宿迁投资11.24亿元,新(改)建污水管道290公里,改造问题排口、混接点400余个,完成22条黑臭水体整治,建成生态示范河道70条,系统治理235平方公里区域水环境。全市水环境持续改善,国考断面水质达标率100%,以全省第一名成绩,顺利创建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成功入选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退渔还湖“总体战”成效显著。2017年至今,宿迁共完成围网养殖拆除面积18.36万亩,其中洪泽湖共拆除13.41万亩,完成省定目标任务;骆马湖及附属关联水域4.95万亩围网养殖已全部拆除,提前一年完成省定目标。
着力河湖管护“长效化”
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河湖长制
河湖治理保护非一日之功,宿迁坚持探索创新,在落实常态化治理措施、夯实管护基础的同时,着力健全系统化管护机制,确保真正实现河湖长治久安。
宿迁坚持工作项目化,逐项推进河湖长制工作落实。出台《宿迁市生态河湖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了“一五一十”河长制建设工程,开展了“两违三乱”专项整治、水环境综合整治、污水收处能力提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六大行动;编排了105个工程类项目和41个管理类项目,引导各级河长以项目为抓手,突出治水实效,有效推动河长制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同时,宿迁坚持求真务实,细化举措严密组织河湖划界。成立市级领导小组,编制实施方案,在全省较早发布市级河湖划界公告,划定2大湖泊、70条骨干河道、39座小型水库、123座水利工程的保护与管理范围,相关成果录入自然资源与规划部门“一张网”系统,为进一步强化河湖管理夯实基础。发动乡贤护碧水。在全国创新开展乡贤义务护水工作,全市共选聘义务护水乡贤5130名,组织对小河、小塘、小沟、小渠、小库等“五小水体”进行管护,建立“旬查、月巡、季评”工作制度。今年以来共排查“五小水体”13400余个,解决了管水护水“最后一公里”问题。
宿迁还按照“自觉自愿、就近就便、尽心尽责”的原则,引入“民间河长”,聘请“社会监督员”参与河湖管理。他们积极履行治水护水的巡查员、宣传员、参谋员、联络员、示范员职责,围绕违法电捕、地笼网箔设置、涉水违建、污水排放和治水项目建设等,进行监督举报和建言献策。
河长治水,水美宿迁显峥嵘。宿迁干群正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建设幸福河湖的新征程中砥砺前行!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