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堰区河滨广场浓浓的人文生态气息

姜堰区“民间河长”带头参与河湖“两违”专项整治
中国水利网站5月15日讯(通讯员 陈立俊 孟俊敏)日前,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民间河长”聘用暨启动仪式上,262名志愿者正式聘为该区首批“民间河长”,成为姜堰河长“大家庭”中的“新成员”,给河湖长效管护注入了新活力,也标志着该区河湖管护“双河长制”全面推行。
自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该区河湖治理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基本实现了“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但由于河长制工作机制还不够健全,存在河湖管护仅由党员干部担任而社会参与度不高的现实难题,为此,该区创新思维、另辟蹊径,面向社会择优招募了一批热心公益、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民间河长”。
“每天早晨,我都来到河滨广场晨练、散步,这里天天有人来巡河,水面十分干净、环境非常优美,我是这片水环境的受益者,亲眼目睹了河长们默默地付出。这次,我被聘为‘民间河长’感到十分荣幸,我将充分发挥余热,带动周边群众一起管河护河。”该区罗塘街道银穆村“民间河长”、退休老干部朱宝银坚定表示。据悉,该区新聘的“民间河长”均来自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党员、老干部、老复员军人、老模范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等群体,每届聘期为三年,并全面建立了日常管理、培训教育、激励关爱等一系列保障制度。
“自全区河湖‘两违’专项整治‘战役’打响后,我镇‘民间河长’充分发挥‘前哨’作用,配合镇村河长做好河道长效管护工作,成为我镇河道治理的信息员、参议员和保健员。截至5月5日,区交办我镇的113处‘两违’整治任务已全部完成。”姜堰区张甸镇党委副书记丁金华介绍。
该区“民间河长”作用日益凸显,他们常态参与监督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资源保护、水生态修复,助力“党政河长”巡河履职,形成“双河长制”叠加效应。
“河湖管护不仅要依靠政府相关治理主体,还要拓宽参与渠道,充分调动政府体制之外的其他主体的积极性,推行‘民间河长制’就是要构建河湖长效管理新体系,倾力打造‘秀水环城、丽水绕村’的水韵姜堰名片,惠泽民生福祉。”该区河长办主任、水利局局长许健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5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