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江苏:水乡特色的节水之路
 
分享到:
2020-04-08

  □本报记者 程瀛 通讯员 王嵘

  跨江濒海,扼淮控湖,水域面积占全省面积的16.9%……水,是江苏最鲜明的符号。

  然而,看似水多的江苏,仍面临着人多水少、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近年来,江苏以国家节水行动方案为统领,准确研判,科学谋划,创新行动,走出了一条具有水乡特色的节水之路。

  找准问题 水乡也要节水

  “长江水反正要流入大海,不用白不用”,是根植于很多江苏人心中的固有思想。水乡江苏要不要节水?怎样节水?这是关系到这场战役该不该打的战略问题。只有找准问题症结,才能对症下药。

  江苏水问题复杂,区域水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大,水质型缺水与局部地区资源型缺水并存,多年平均社会用水总量达500多亿立方米,但可利用的当地水资源仅占1/3,除了利用河湖拦蓄外,江苏越来越多地依靠水利工程体系调配水资源。同时,江苏绝大部分地区属于平原水网地区,河湖众多,相互贯通,一条河道严重污染往往波及整个水系,一个点源污染常常影响一个地区,这导致江苏“守着水缸没水喝”,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发的供水危机就是典型案例。

  在用水过程中,全省高耗水、高污染行业较多,生活用水的供水管网存在漏损现象,农业用水方式比较粗放。只有实施“节水优先”战略,遏制不合理的需求增长,才能减少水资源消耗,减少废污水排放,从而缓解水资源短缺压力。可以说,节水是破解江苏复杂水问题的一项革命性措施,也是根本出路。

  多管齐下 打好节水攻坚战

  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了《江苏省国家节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十大重点行动和33项具体任务”,真正从思想、设备、行为等方面三管齐下,全面打响江苏节水攻坚战。

  江苏强化节水宣传教育,打好“心理战”,将节水纳入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通过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近年来,编制了《江苏省水情教育读本》(小学版、初中版),各节水型学校也组织编制适宜本校的节水课本开展节水教育;组织开展“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军营、进家庭”等活动,通过各类新闻媒体,积极宣传节约用水先进典型,鼓励社会公众广泛参与,形成全社会“爱水、惜水、护水、洁水”的良好氛围。

  江苏强化生产生活节水,打好“阵地战”,加快实施农业、工业、城市生活等不同领域的节水工程项目,大力推动节水产品、设备、工艺创新。工业上推进节水减排,加快淘汰落后高耗水技术,大力推广高效冷却、洗涤、循环用水、再生利用等节水工艺和技术,实施“近零排放”改造;生活上推进节水降损,改造供水管网,大幅度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公共机构和城镇居民家庭实施节水改造,普及推广节水型用水器具;农业上推进节水增效,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因地制宜发展喷灌、微灌和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节水灌溉工程,积极推广水肥一体化技术。

  同时,强化用水全过程管控,打好“监督战”。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江苏省先后4次修订完善用水定额,建立科学实用的节水标准,把标准定额体系作为约束用水户正常用水行为的依据,使节水真正落地;强化节水监管,完善重点监控用水单位名录,建设用水监测体系并逐步实现在线监测,对水资源供、用、耗、排等各环节工作进行全面监管,用好用水审计、水平衡测试和用水诊断等手段,及时发现不良用水行为,防止和纠正浪费水行为;构建一整套节水创建规范,高质量建设节水载体,树立节水标杆。

  创新手段 促进节水持续增效

  长期以来,制约江苏节水工作的主要因素是制度刚性约束不够、节水内生动力不足,节水要想持续增效、长久发挥效力,必须解决制度和机制两个问题。

  江苏全面实施节水评价,重点对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规划、需开展水资源论证的相关规划、与取用水相关的水利工程项目、办理取水许可的建设项目等4类规划和建设项目,从严叫停节水不达标的项目,从源头把好节水关。

  同时,利用经济杠杆,倒逼节水。大力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开展水资源使用权确权,加强水权交易监管,规范交易平台建设和运营;开展合同节水管理、水效标识、水效领跑等机制创新,建立多层次供水价格体系,靠价格杠杆实现节水;2019年,在全国率先创新出台了“节水贷”政策,有力促进金融资本进入节水领域。围绕用水精确计量、水资源高效利用、节水灌溉等重点领域,江苏深入开展节水产品技术、工艺装备研究,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多项成果列入水利部成熟适用节水技术和设备名录,依靠科技手段提高节水效率。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0年4月8日

程瀛 王嵘
相关新闻
 
江苏兴化:张郭镇借助无人机“天眼”考核水环境
江苏涟水县水利科研项目获省水利科技进步奖
江苏省淮阴区:水环境治理转向水生态修复
江苏涟水县:河道“两违三乱”治理“实招”连出
江苏:淮阴区坚决消除农村黑臭水体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