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3月16日讯(通讯员 刘广军 王飞)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江苏涟水县水利建设再奏强音。总投资3000万元的涟中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建设工程日前正式破土动工,项目区人民迎来了水利发展春天。
涟水县地处江苏北部,淮沂沭泗下游,是河网水乡,鱼米之乡。该县共有3个大型灌区和1个中型灌区,是灌区全覆盖地区。涟中灌区属于中型灌区,现有灌溉面积21.1万亩,包括朱码、大东、东胡集、五港等4个镇(街)。近年来,灌区虽然进行一些建设,但部分骨干水利工程建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建筑物老旧损坏,灌溉水跑冒滴漏;沟渠淤塞,排灌不畅,水资源利用率低下,已不能满足人民生产生活需要。
为提升水利工程防汛减灾的能力,提高灌区灌溉管理水平,2019年,涟水县水利局紧紧围绕“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工作总基调,抓住国家加大中型灌区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编制完成《江苏省涟水县涟中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实施方案》,积极组织实施政府聚焦、群众企盼的民生水利工程,着力破解灌溉难题,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本次节水配套改造项目区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护(衬)砌渠道3条,总长8.98千米,新建、拆建渠道配套建筑物116座、水闸11座;新建、拆建泵站16座;实施环保及水土保持1项、管理设施1项。工程计划在5月份完成水下工程,10月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工程建成后,灌区恢复有效灌溉面积0.37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72万亩,年增供水能力172.7万立方米,年增节水能力167.6万立方米,渠系水利用系数由0.65提高到0.69,新增粮食生产能力56万公斤,新增产值553万元。
据了解,从1999年开始,涟水县开始实行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至2019年底累计完成投资11.6亿元,建设涵闸153座、泵站271座、其他配套建筑物2564座,兴建防渗渠道548.05公里。灌区工程得到进一步更新改造和完善提高,增加和改善灌溉面积97.8万亩,增加和改善除涝面积10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11736万公斤,新增节水能力14670万方,有效灌溉面积不断扩大,灌溉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提升。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3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