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2月25日讯(记者 程瀛 通讯员 杜芙蓉)江苏省水利厅实行节水载体动态管理,近日对2016年命名(含当年复查)的738家省级节水载体进行了复查,其中654家通过复查,84家被取消省级节水载体称号。江苏省严把节水载体复查关,杜绝用水户“一创定终生”的现象。
全面部署,严格标准。江苏省水利厅及时修订企业、单位、社区、灌区、高校、学校节水型载体标准,根据各类载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不同类别的节水载体标准;按照最新的国家、省级用水定额指标,及时修订各类载体用水定额指标,确保节水载体用水水平保持高标准。在此基础上,省水利厅对2016当年新创和复查的省级节水载体,按照统一标准严格复查,部分节水载体已经是第三次复查。
落实经费,认真考评。节水载体复查由市水利部门逐家查资料、看现场,将复查初步结论报江苏省节水办。省节水办落实专门经费,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对市级复查结论进行核查,并对用水大户开展现场检查,形成最终复查结论,经公示无异议者,作为复查通过载体进行公布。
总结经验,复制推广。在通过复查的节水载体中,江苏省节水办筛选出节水制度完备、节水管理规范、用水效率高的节水载体,以及实施节水技术改造中采用先进技术、探索新型节水模式、节水减排或节水收效明显的项目,提炼节水载体创建过程中的主要做法和经验成效,在全省同类用水户中加以推广,形成以点到面的辐射效果。
江苏省还针对省级节水载体制定了差别水价和“节水贷”政策,并在水效领跑者评选等工作中将省级节水载体列为基本条件,形成了部分用水户“创载体、保称号、争先进”的局面,对促进节水工作起到了积极效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