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沂河以3000立方米每秒流量行洪(肖怀前 摄)

南通吕四港渔船均已进港避风
中国水利网站8月11日讯(记者 程瀛 姚吟月)8月10日晚上,江苏防汛防旱指挥部内灯火通明,脚步匆匆,水利、气象、农业、交通等防指成员单位负责人聚集在24楼会议室,在省有关领导主持下召开防台会商会。显示屏上,台风路径不断闪烁,每个人都精神紧张、毫无倦意地密切关注着台风最新动态,这注定是一个不眠之夜。
今年最强台风“利奇马”10日夜间进入江苏省,这不仅是今年西北太平洋的最强台风,也是今年登陆我国的最强台风,同时还是1949年以来登陆我国华东地区的第三强台风。
面对来势汹汹的“利奇马”,江苏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各地各部门迅速行动、强化责任,全力应对,将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筑起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堤防。
周密部署——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在防汛防台风的整个过程中,江苏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首位,从最不利情况出发,进行最充分准备。
“要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做到该撤的撤、该转的转,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强化各项应急准备!”10上午和夜间,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防指指挥樊金龙两次召集省防指成员单位开会,传达贯彻李克强总理重要批示,以及省委娄勤俭书记、省长吴政隆的批示要求,了解台风动向,做出最新部署。
在了解到连云港市赣榆区尚有36条渔船未能及时回港避风时,樊金龙一再叮嘱相关部门负责人,生命安全大于天,要想尽一切办法确保人员及时回港避风。
“要围绕生命至上、安全第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指挥调度。”副省长、省防指常务副指挥费高云10日两次来到省防汛防旱指挥中心,检查指导台风防御工作,指出要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各项防御措施落实到位。
这是一场和台风的赛跑。10日夜间到11日是江苏防台工作的关键期,省防指决定,10日20时起将江苏省防台III级响应提升至II级。省防指先后派出7个工作组赶赴太湖和沿海地区等重点地区检查指导防台工作。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上阵指挥,领导班子全部下沉一线开展工作,防指各成员单位按照防台工作职责目标,落实落细各项重点防御措施,确保一旦发生任何险情,做到第一时间响应。
精准调度——充分发挥水利工程减灾效益
为防范台风可能带来的降雨影响,省水利厅及时预降河湖库水位,全面压缩江水北调沿线地区抽水流量,仅保留江都、淮安泵站少量抽水,解决里运河及灌溉总渠沿线用水;加大骆马湖出湖流量,增加引沂济淮向洪泽湖调水量,并与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商,9日中午开启嶂山闸泄洪,控制骆马湖水位不超过汛限水位;暂停向洪泽湖补水。调度里下河地区暂停江水东引,并加大沿海五大港闸排水力度,预降区域水位。调度沿江及太湖地区涵闸停止引水,加大抢潮排水力度。
确保台风登陆前全省大江大河及内部河网水情低位平稳运行,为台风可能带来的降雨和洪水预留调蓄空间。
受台风降雨影响,10日8时-11日7时江苏普降暴雨、大暴雨,全省河湖库水位大幅上涨,苏南运河部分站点超警戒水位。
针对苏南运河部分站点超警、沿江潮位顶托自排受限的情况,省水利厅及时调度沿江常熟枢纽、新沟河江边枢纽、白屈港枢纽闸泵联合运行,全力排水入江;同时开启蠡河枢纽,排运河涝水通过望虞河入长江。
督促各地落实防台责任制,严格水库汛限水位管理,根据江河水情,加强水利工程巡查和运行监管,对病险工程和险工患段重点防守,做到抢早抢小。同时,适当开展湖库蓄水保水,确保防洪和供水安全。
合力决胜——毫不松懈齐心协力勇战风雨
台风来了,就是防御战斗的“集结号”。
防御台风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省防指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密切配合,以更全、更细、更实的超常规战前准备,不留下任何安全死角,各地各部门全面协调配合,坚持群防群控,全面落实台风防御各项准备措施,尽最大努力为人民群众竖起安全“防风墙”——
省交通运输厅强化水上交通、港口、航道船闸、公路运营、道路运输等重点领域安全管控,发布水运预警,要求船舶停航、人员撤离;省自然资源厅加强地质灾害隐患巡查预警,强化人员物资应急准备;省农业农村厅向相关海域渔船和人员发布台风预警信息,督促渔船进港、渔民撤离上岸、渔政船待命,并检查加固设施大棚、畜禽棚舍;省住建厅督促落实下凹式立交、铁路涵洞、城市低洼地等易涝区域抢排措施,强化供水、供气等市政设施安保;气象部门利用多渠道实时发布台风预警和科普信息……
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全面落实责任,主要负责同志靠前指挥,组织干部群众强化隐患整改,全力做好监测预警、工程调度、险情巡查抢护,加紧转移安置海上、江上、湖上作业人员,以及沿江、沿海、沿湖风景区游客和其它危险地区群众人员转移安置等工作。
据统计,截至10日17时,全省共撤退转移人员10.4万,回港避风船只1.95万。拉网式排查各类居民社区、高空构筑物、户外广告牌、城市危旧房、简易工棚,并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一条条举措,一个个环节,上下齐心,多方合力,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台风防御机制,筑就了厚实而坚固的“防风墙”,也成为守江河安澜、护民生福祉的信心与担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