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冯同兴
日前,笔者来到江苏省东海县房山镇贺村孙小梅家,看见她一家人正忙着包饺子。看到笔者来采访,孙小梅高兴地说:“现在,我们家家都喝上了跟城里人一样的自来水,不像以前,村里人自家打的井浅,井水是又苦又涩,小水厂处理设备又跟不上,碰到干旱少雨季节,还没有保障。”
笔者拧开水龙头喝了一口,和城里的自来水一样,的确甘甜。“上世纪90年代初,我们都是用井水,后来用上了村里小水厂自来水,但杂质多,且常常断水。如今一拧水龙头,就能喝上深度处理的水,而且水压水量都很好,你看,太阳能都‘上房’了。”孙小梅紧接着向笔者讲述了她的用水“三部曲”。
从“吃水难”到“有水喝”,从“有水喝”到“喝好水”,孙小梅一家用水所发生的变化,不仅是她真真切切的感受,也是东海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和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后,农村群众得实惠的一个缩影。
10年不断补齐农村供水短板
东海县地处沂、沭河水系下游,共有农村人口约98.49万人,是江苏省九个地下水含氟量严重超标地区之一,加上境内河流,沟、池塘众多,以前居民世代饮用河、库、塘、浅井水,“吃水难”和“吃水不卫生”的问题始终是当地群众的一个心头病,影响群众的身体健康。
“以前,由于水不好,不少年轻人的牙齿都成黄色的,每年还有不少人因此得结石、骨质增生这些病,有的直接影响孩子参军” 回忆以前,孙小梅脸上顿失笑容。
村民们所盼的,就是政府要干的。
为了将这项党和政府的惠民工程落实到实处,东海县政府从2004年开始,每年都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十件民生十事之一予以重点推进。该县水务部门坚持“因地制宜、统一规划、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综合考虑地形、水源条件和饮水安全类型分布,寻找安全水源、合理选择饮水工程的类型、规模及标准,为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稳步有序推进提供了科学依据。
据统计,至2013年,东海县通过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先后投入资金2.57亿元,新建农村集中式供水水厂20座、单村供水水厂6座、增压泵站6座,覆盖全县21个街道(乡镇)的244个行政村,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54.31万人,基本解决了农民“吃水难”问题。
10亿元构建现代供水体系
从“吃水难”到“有水喝”,几年间,农村饮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受上级投资的和核定人数的限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未能做到镇村全覆盖,部分地区水质不达标、供水保证率低等问题仍然存在。
到了2014年,江苏省政府提出新一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要与城乡统筹区域供水工程同步实施,力争经过3至5年努力,城乡群众要实现“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的城乡一体化供水目标。
已然,让农村群众“喝好水”,成了政府最牵挂的一件事。
为此,东海县委、县政府将推进农村与城市“同水源、同管网、同水质、同服务”作为一项重大的民生项目来抓,并于2014年启动了投资8.36亿元的城北水厂一期工程及配套城乡统筹区域供水管网工程作,包括新建净水厂1座、取水口1座,铺设18.2公里原水管道,铺设通往各乡镇区域供水输水管网194公里,新建4座增压泵站。同时,又投资2.1亿元实施了2013-2017年5个年度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42.52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
“让老百姓喝上优质放心水,一直是县委、县政府关注的重点。”据东海县农村供水有限公司经理刘振刚介绍,保障居民饮水安全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自来水处理工艺。
“原本的自来水常规处理工艺是‘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城北水厂日供水规模10万吨,且在原来的常规水处理工艺上,新增‘臭氧+活性炭过滤’两道工序,经过臭氧活性碳深度处理的自来水完全达到国家最新出台的生活饮用水106项指标。”刘振刚介说。
2017年9月20日,东海县举行了城乡区域供水暨城北水厂通水仪式,标志着全县供水主力水厂—城北水厂正式运营通水,通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和区域供水管网对接,将优质的自来水送往千家万户。
现如今,利用信息化手段,通过搭建“智慧水务”平台,东海县城北水厂已实现取水口到净水厂出厂水24小时监控,供水主管网、增压站实时在线监测水压、用水量数据反馈,农村自来水水表采用远程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抄表,水源地水质实时传输到水厂中控室,实现监测自动化和水污染的预警预报,确保群众喝好水、安全水。
百万群众同饮一“管”水
“到2017年底,全县346个村实现区域供水通达302个,还有44个村因为管网损坏、小水厂未完成回收等多种原因造成区域供水无法送达。”刘振刚介绍。
为实现区域供水全覆盖,百万群众同饮一“管”水,2018年,东海县又投资8700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区域供水农村饮水安全修复、移民村农村饮水安全三项自来水村村通工程,其中重点解决区域供水未通达的44个行政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共计铺设主支管网718公里、入户管网871公里,至2018年底实现346个村区域供水全通达。
俗话说“三分建、七分管”,作为一项惠民工程,既要提高工程覆盖率,又要保证工程正常运行。2018年5月,东海县政府出台了《东海县农村供水管理办法》,配套管理考核细则,将农村供水列入县政府对乡镇的考核。根据管理办法,县水务局成立了东海县农村供水有限公司,并在各乡镇成立了分公司,负责农村供水经营。各乡镇政府按要求成立了乡级供水管理办公室,村级成立供水管理机构,配备了管理人员,摸索出了一条“明确主导、完善制度、落实责任、理顺网络、奖惩激励”的立体管理网络,形成了政府、主管部门、企业、乡村级管理机构协同配合推进农村饮水工作的良好局面。
“现在全县已经实现自来水‘村村通’,今年,我县还将投资3700万元实施2019年度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对老旧管网进行更换,统筹解决部分地区出现的农村饮水安全不达标、易反复的问题,争取年内实现农村自来水‘户户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饮水安全保障。“东海县水务局局长牛飞表示。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