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晓星 时训利
王朝文是江苏省淮安市明祖陵镇一名水产养殖户,1984年,年仅17岁的王朝文参加水产工程师专业学习。完成学业的他,本来可以在县城找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而他觉得家乡水面多、水质好,适合水产养殖,凭借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一定能够发展得更好,于是王朝文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决然地回到了明祖陵沿淮村。
说干就干,经过一番筛选、研究和比较,王朝文买了1000多斤鱼苗,投放到承包的水塘里,当年就收益颇丰。现如今王朝文的生意越做越大,他总是说:“家乡的水和土壤地质量很高,正是养虾的很好条件。”
的确,明祖陵镇水林地资源丰富,生态优势明显。近年来,明祖陵镇不断完善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发展富民产业,惠及群众的生产生活。明祖陵镇费庄村东黄组村民高建永亲身体会到高标准水利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如今村里的农田基础设施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水系全域畅通,田间生产道路全部实现硬质化,水泥路纵横交错,生产条件十分便利。去年开始,高建永利用自家田头优越的水利配套条件,改变农业种植模式,发展虾稻轮作种养产业,在水稻田间套养小龙虾。今年上半年他家12亩田,仅小龙虾一项就收入10万多元,预计水稻还可收入1万元。
为进一步调优农业结构,积极策应全县龙虾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去年以来,明祖陵镇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快速、高效、有序推进“虾稻共生”种养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目前,全镇已完成“龙虾+”养殖面积3.5万余亩,其中“虾稻共生”种养面积1.2万余亩,另外种咀圩5000亩“虾稻共生”项目正在进行前期土地流转。
目前,明祖陵村3000亩虾稻种养基地已基本形成,该基地共建标准化“虾稻共生”池塘85个,并全部完成了池塘改造、水草栽植、水体培育、防逃实施等项目建设工程。预计每年将亩产优质商品虾150公斤左右,亩产优质虾稻米300公斤左右,亩均纯效益6500元左右。
以明祖陵村刘氏“虾稻共生”种养基地为主体的明祖陵镇家庭农场集群示范区因其建设规模大、标准高吸引了十多批省内外专家领导前来观摩。他们认为明祖陵镇“虾稻共生”的种养模式有创新、有成效,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明祖陵水务站在治水的过程中,规划了一批项目方案,多方筹集资金,按照水利高标准建设要求,狠抓落实,仅“十二五”期间,累计争取水利项目资金1.2亿元,先后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工程项目建设2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4.6万亩等一批惠民水利工程,累计拆建泵站36座,新建防渗渠280公里、桥涵闸3200多座、混凝土道路220多公里、虾稻共生特色农业配套1万亩,促进全镇农业年均增收1000多万元。
据悉,今后盱眙县水务局将强化绿色发展新思路,利用好资源优势,壮大产业,做强经济,带动群众致富。将突出利民,加强生态水利建设。继续实施好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工程,打造“水美乡村”,推动全县农村水环境持续改善,助力沿湖大道沿线发展“虾稻共生”项目。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8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