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欢盯着电脑屏幕观察流速分布图
□本报特约记者 李军 通讯员 胡菲菲
王欢,河海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毕业的“85后”,2009年进入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连云港分局工作,随即2012年便进入了中层干部行列,成为分局最年轻的副科长。
“年轻,脑子活,基础好!”这是大家对王欢的一致印象。瘦瘦的个子却特别有精神,干起活来手脚麻利,钻起业务眉头紧锁,说起话来嘴角上扬。他善于把欢笑带给他人,充满了阳光和朝气。
工作中,王欢没有因为年轻而浮夸,也没有因为年轻而急躁,相反,他虚心向同事请教,并且善于总结,很快就掌握了站区水文测验以及水文资料整编等各项业务技能。他充分利用科班出身的优势,在工作之余,不断强化水文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王欢一面深入水文测站,钻研连云港以及全省水文站网情况,一面研究水文设备,熟练运用各种水文新仪器,同时还抽出大量时间,翻阅防洪评价报告、项目水资源论证、排污口设置论证等各类科技报告,掌握各类报告的编写方法和要点。从基层测站到东海中心,从规划建设科、总工办再到站网科,都留下他的身影。经过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历练,王欢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水文骨干人才。
自工作以来,王欢运用走航式ADCP、测深仪、GPS、全站仪等先进设备参加各种地形测量、海上测验,深受分局领导肯定;共参与编制科技咨询报告70多份,均一次性通过审查,受到行政主管部门及业主的一致好评。“希望自己能成为新时期的水文复合型人才。”王欢是这么说的,也是在不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奋斗的。
2017年6月25日,王欢值水情夜班。晚上11点,他整理手头的工作,和往常一样检查机房,确保一切正常后才安心回到值班室睡觉。凌晨2点10分,水情机房一阵急促的报警声使王欢惊醒,他起身直奔机房,原来是停电导致机房服务器发出了断电的警报声!王欢赶紧拨打95598报修。在确认是停电后,他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直奔发电机房准备开启发电机。
上帝仿佛故意在这关键时刻开了个玩笑,发电机房的门是电动门,而现在停电了……王欢感到当头一棒,但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拨打电话找来开锁师傅,协助师傅开始撬锁。电动门锁此时显得特别牢固,王欢的衣服早已湿透,汗水爬上额头又顺着脸颊滑下来,他顾不上擦拭,只想赶紧打开这扇门。最终,门被撬开一条缝,王欢立马爬了进去启动发电机,为机房恢复供电。
电有了,王欢深呼一口气,接着又爬出来,去水情机房,确定机房运行正常。此时的王欢还是不放心,由于发电机房通风差,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引发安全事故,王欢一遍又一遍地爬进去查看发电机情况,给发电机添加柴油。王欢恨不得自己拥有分身之术,一个值守水情机房,一个值守发电机房。后来王欢回忆说:“幸好我是个瘦子,不然进都进不去了。”
早上6点半,终于恢复了供电。王欢最后一次爬进发电机房关掉发电机,然后直奔机房检查每个服务器运行情况、遥测报汛及入库情况是否正常。“一切恢复正常!”王欢舒心地告诉自己,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可以落下了。同时,他也投入到了新一天的工作之中。
王欢2008年在校入党,作为一名年轻党员,工作中虚心请教,积极主动,对他来说,尽心尽力完成每一项任务就是向党组织交上的最好的答卷。
王欢所在的站网科是分局防汛任务最为艰巨的部门,尤其汛期,每一场强降雨过后,王欢就和分局应急监测的队友一起奔波在各个蔷薇河水质水量监测断面之间开展水文测验,常常一测就是三四天。火辣的太阳将这个原本白净的小伙儿晒出了“熊猫手”和“熊猫腿”,王欢咧着嘴笑道:“这算什么,太阳晒比蚊子咬好多了。”
2017年8月4日11时,受前期降雨影响的连云港市花果山径流小区大村水库两年来首次泄洪,水位达到17.6米。根据《江苏省水文手册》径流小区测验实施方案,分局立即组织开展水文测验工作,王欢和部门3名同事一起赶往大村水库。由于现场测验环境较差,水面杂草垃圾等漂浮物较多,他们迅速进行断面清理。5日凌晨1点,水库达到最高水位17.89米,王欢一行克服连续测验的困倦和蚊虫叮咬,集中精力抢测洪峰,共完成流量测验7次,较为完整地记录了此次洪水变化的全过程,为《江苏省水文手册》径流小区的水位流量关系率定积累了数据。
一组组整齐的数据资料,一个个蚊虫叮咬的红点,此时此刻,仿佛变成了一枚枚闪耀的军功章,表彰王欢和他的队友们在防汛测报的关键时刻拉得出、打得赢。
与水文结缘,练就了这位年轻党员迎难而上、苦中作乐的优秀品质,而这些品质必将成为王欢在成功道路上扎实远行的宝贵财富。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17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