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陆旭 赵志伟
近年来,江苏省淮安市城市水利工程管理处工程管理科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素质、严明的纪律、担当的精神,立足岗位勤耕耘,勇挑重担不停蹄,为全市水利事业发展和淮安城市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被市水利局党委授予“铁牛先锋岗”称号。
刚柔相济,维护城区优美河道环境。水,是淮安城市的历史和名片。近年来,随着城区河道堤防环境日益优美,市民群众对堤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保证水安全,更要打造水环境。面对城区堤防管理涉及矛盾主体多和利益纠纷多等问题,该科一方面坚持依法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和宣传,完成管理范围划界工作,严格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对管理范围内的违规行为勇于亮剑,坚决说不,做到及时查处和制止;另一方面创新方式,采取柔性的说理执法,耐心向执法对象说明其违法行为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和社会危害,使其认识到自身错误,讲明讲透处罚依据和违法后果,使其了解和认识到法律的严肃性,坚持人性化管理,尽可能帮助执法对象解决一些困难和问题。通过晓之以理、警之以法、动之以情,将和谐理念贯穿于堤防管理和执法过程中。依托城区优美的河道堤防环境,去年12月,科室牵头负责,通过了古运河国家水利风景区复核。
担当创新,全力保障城区度汛安全。围绕“安全度汛”这一硬任务,该科上下勇于担当,在单位负责人带领下,从每年的5月1日至9月30日,全身心扑在主城区防汛工作上,从汛前以问题为导向开展检查,制作防汛督促专题片,配合召开城市防汛工作推进会,开展防汛隐患督查整改,到汛期雨前预警和预警水位,雨中调度指挥、道路巡查和应急排涝,时刻处于防汛临战状态。同时,充分维护和发挥好建成的“智慧城防”系统作用,通过卫星云图、短信平台,以及城区48个水位监测点、20个雨量监测点、130处视频监控和5个下沉式通道水位监测点,为城区防汛调度指挥及时提供科学支撑。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去年淮安主城区降雨35次,雨量、频次和强度都明显高于往年,去年8月3日,城区更是1小时降雨量高达66毫米,给城区防汛工作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是一路的埋头苦干和辛勤付出换得了主城区汛期的安宁。
内外兼修,不断提升业务素质。工程管理科现有人员5名,在做好岗位工作的同时,大家注重学习业务知识和党务知识,不断提升综合素养。2016年,该科人员先后参加淮安市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江苏省水政执法技能考试,完成《智慧城防建设研究及应用》课题调研,探索实施了《建立“三条预警线”,提升城市防汛排涝管理水平》创新项目,认真参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做好学习笔记,撰写读书心得。近几年,该科人员代表管理处多次荣获市水法规知识竞赛一等奖,《对涉河建设项目审批的几点思考》、《新形势下淮安市主城区防汛排涝工作的思考》、《严格执法,优化服务,营造城区和谐水环境》等多篇业务文章在报刊杂志上发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