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6月26日讯 (特约记者 徐晶晶 通讯员 陈姝)自2014年5月淮安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以来,淮安市水利局紧紧围绕建设持续保障的水安全、集约高效的水节约、和谐优美的水环境、健康畅达的水生态、彰显特色的水文化、科学规范的水管理六大体系,多举措推进各项工程建设,逐步形成“一脉、一城、两湖、三区、多点”的淮安水系新格局。
强化领导,确保顺利推进。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协作、水利负责的工作机制,把水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和生态市的重要板块,作为全局工作中的一项重点工作,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注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做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宣传和发动,把“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纳入公益性宣传范围,依托“世界水日”、“中国水周”,连续多年举办“淮安水文化周”活动,打造“水韵淮安”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品牌。
科学规范,完善法规体系。出台《淮安市古淮河保护条例》《淮安市计划用水管理暂行办法》《淮安市城市河道蓝线管理办法》《淮安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完成《淮安市地下水管理办法(草案)》并已提交至市政府法制办,积极开展《淮安市水资源管理条例》立法调研。
突出重点,彰显水城特色。全面分析淮安水生态文明的优势特色与存在问题,围绕《淮安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分解落实工作目标任务,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内容和示范工程。做好中央补助河湖水系连通项目申报和建设,向水利部申报2016—2018年度中央补助项目23项。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