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5日讯(通讯员 蒋辉 李杨 张云峰)日前,路过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乡镇的人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事情——一批崭新的农村公益桥梁上被盖了一个“章”。就近一看,不由得会拿出手机来“扫一扫”。原来,这是该区全省第一家给121座新建农桥“颁发”的二维码“身份证”。
“真神奇,就这么轻轻一扫,全都出来了!之前,桥一坏,绕着桥梁转八圈,也不知道找哪个来修。现在好了,节省时间不说,还能保证及时修理,保障安全。”3月28日,袁集乡徐庄村农民张某拿出手机对着村里的徐庄生产桥轻轻一扫,手机上立刻清晰显示了该桥梁的几乎所有信息:建设前的照片,桥梁的尺寸、开竣工时间、经纬度、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一目了然。
近年来,该区在农桥项目实施过程中,逐桥勘测科学设计、统一编号,引入集中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第三方检测制、质量监督制等多项质量保证措施,保证工程质量和资金管理规范。当发现桥梁出现质量问题或下沉、老化等问题时能够第一时间找到责任单位,迅速处理。
“1600万元的农桥投资有了保障,形式新颖,改善了全区约8万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今年准备在所有的水利工程上实施这一做法。”该区水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把农桥信息扫码上网,不仅方便了管理,更是促进了监督,对提高桥梁建设质量和日常维护开辟了便捷通道”。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4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