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7月5日讯 论镇江地势,平原、圩区、丘陵、岗地犬牙交错;水势,长江、京杭大运河、古运河交汇相融。势态纷繁复杂,决定了镇江水利在全市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发展中占据着特殊的重要地位。横亘在镇江水利事业发展的困境在于该市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城乡水利建设资金短缺等主要短板。围绕实现水利现代化的大目标,破解水利建设的资金难题,镇江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全市水利系统开拓出一条具有镇江特色的水利投融资之途,发展成一条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反哺农村的城乡水利可持续发展之道。
镇江水利投融资工作发展过程
回顾镇江市水利投融资工作的历程,资金规模由小变大,融资能力由弱变强,促使镇江水利正经历着一次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蜕变。
2002年是镇江水利投融资工作的起点,成立了以筹集城市水利建设资金为主要职能、以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手段的城市投融资平台即镇江市水利投资公司。时至2012年底,注册资本由当初的1000万元累积至10亿元,该公司总资产已过230亿元。公司融资的方式由单一的间接融资向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结合转变。大力推进了北部滨水区建设、古运河中段综合整治、金山湖旅游商业配套设施等城市水利、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风貌焕然一新。随着镇江市“三山”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的成立,镇江市水利投资公司及其子的资产划拨给该管委会下设的三山旅游产业(集团)公司。
2013年5月迎来镇江水利投融资全新的平台。在市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镇江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长江、古运河沿岸土地的注入,苏南现代化示范区建设、镇江市古运河综合整治规划方案的推出,为镇江水利投融资工作取得新的成就奠定了物质基础和政策依靠。
镇江水利投融资工作下阶段着力点
做好投融资工作必须坚持务实、求实、实干的导向,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为动力。镇江市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水利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力量,紧抓实现苏南代化示范区建设机遇,依托镇江市古运河综合整治规划方案,重点做好如下两点:
第一,推行项目化运作,以实干的精神探索城市水利建设新模式。宏大的规划最终都要依靠一个个具体的项目为支撑。将主体项目和依托项目协同开发,形成以水带地、以地生财、以财兴水的良性循环。
第二,联系工程与环境,以创新的意识追求水利、环境多赢的局面。“以项目为载体,以环境为纽带,以土地为支撑”,将项目本身的工程建设与环境改善有机联系,促使土地升值,加强融资能力。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