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水线上的冰火守望
 
分享到:
2020-02-18

徐昌明在室内消毒

  □记者 边境 通讯员 任胜章

  2月13日,雾雨微飘,春风刺骨。

  早晨6点,长春市绿园区合心镇三间村,寂静如初,供水站的大门被一道铜锁紧紧扣在一起。

  透过绽满霜花的窗子,弱弱的灯光下,66岁的徐昌明佩戴好防护设施,将调好消毒液倒入喷雾器,开始对水站进行当天的第一轮消毒。

  水站距离徐昌明家有三公里的路程,远离村庄,独矗一隅。

  “天没亮我就起来,赶早来到水站,关键时期,要让百姓喝上放心水。”他指着一排供水设施说,这儿是水的源头,水线那端,连着千家万户。

  原来的三间村,井水泛黄。为了让贫困群众率先喝上放心水,半年前,省水利厅督促当地水利部门抢抓工期,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施工进度,一群水利人在远离村庄的地方硬生生地凿开砂土,打了4眼深井,昼夜施工,去年底盖起了这间水站,负责村里5144人安全饮水供给。

  经过紧张调试,腊月二十八那天,三间村的村民终于等来清冽甘甜的自来水,但那天,疫情防控的通知也下到了村部。看好水站,成了全村抗击疫情的关键一环。

  为保证村民饮水安全,这个春节,徐昌明受命“牢牢看住这条水线”。

  “保证安全供水,确保供水安全!咱得守住这条生命线!”徐昌明说,自己是农民,但受命于危难之际,自知肩上扛着天大的责任。

  早上7点,几声鸡鸣,长夜渐远。他检查了一下水质净化设施,围着80吨容量的水箱看了一圈,随即旋动水箱供水阀门。

  水箱里的水跳跃着敲打管壁,清脆悦耳。“大伙都知道这个点儿供水,此刻,家家户户的水缸里,都是这个声,好听。”徐昌明笑着说,净水设施24小时不停运转,去除铁、锰等元素,流进百姓家的,都是“安全”水。

  疫情发生后,水站接到省水利厅、区农业局和村上的通知,要求水站全部实现封闭管理,管理人员佩戴口罩操作,水站每日消毒,确保供水安全。

  徐昌明记住了《通知》里的这句话:全力做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联防联控,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农村群众“有水喝,喝放心水”。

  “我在,水就在!”他当着水利督察人员的面儿做了保证。

  今年春节,徐昌明买了好多猪肉和副食品,他和老伴说好了,过年这几天,得痛痛快快喝两盅。“但疫情来得快,我没得选择,守不好这条水线,我咋见乡亲父老?”这个春节,他滴酒未沾。

  从1月22日开始,他找来一把铜锁,将水站大门紧闭。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他寸步不离,这个春节,他将自己“锁”进了水站。

  下午2点,省水利厅督察组工作人员来到水站,叮嘱他全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不留死角。徐昌明看看表说:“差不多到时间了”。

  他把50斤调好的消毒液,小心折进喷雾器里,右手一较劲,背上肩头。从大门的入口处开始,连同水站墙壁,消杀喷雾,漫遍四处,罩住了这处被“封闭”的水源地……

  水站里,被隔出了一间休息室,一个小火炉烧暖了半铺火炕。

  为了防止这条水线冻堵,此前的乡村工作人员已将水管下沉到防寒深度,实现了从源头到龙头的全过程管护,以解决村民冬季饮水之困。

  “夜里气温低,火炕不能歇”徐昌明接管水站的时候,进了腊月。他总怕水管受冻,恰逢抗击疫情关键时期,他不能让水站出问题。

  “水站供水量大,机器运转的声音听久了,受不了。水站暖了,我就得时不时地到院里避会儿噪音。”

  下午4点,院子里,冰雪消融,春风刺骨,徐昌明不断地搓手,抵御寒冷。为了抗击疫情,他选择守在这里,室内室外,冰火相望,他懂得,这是为惠民之水护航。

  “村子里的人都知道我在这儿,他们放心!”“挡住疫情,水就安全!”……

  据了解,在吉林省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农村集中供水工程1.6万多处,像“徐昌明”这样默默值守,全心守护安全水的一线水管员还成千上万,他们心中坚定,“护住了这端,就护住了千万条涓涓款款、汩汩不息的水线!大家就能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2月18日

边境 任胜章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吉林:扎实做好水利项目前期工作 抓紧推动水利工程及早开复工
吉林省水利厅:警惕融雪性洪水 做好防春汛工作
吉林省水利厅防疫期间做好防春汛工作
报告! 我们在地下130米深处!
吉林对农村饮水安全防控工作开展暗访检查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