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讯(记者 边境 通讯员 张世险 )6月6日,吉林省8个市(州)同时举行了“2012年吉林省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计划增殖放流活动”,在9个放流场所,共向松花江、鸭绿江、嫩江等江河、湖库放流鱼种3200万尾。其中鲢、鳙、鲤、鲫、鲂、草鱼等经济鱼类3198万尾;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细鳞鱼2万尾。
此次放流活动,由吉林省水利厅统一谋划、统一监督,各地同时进行。9个放流场所为:四平市二龙湖、德惠市松花江(松花江镇江段)、吉林市松花湖、伊通县伊通河、辉南县辉发河、东丰县六道沟水库、松原市宁江区松花江(宁江区城区江段)、镇赉县嫩江敖包滩江段、长白县鸭绿江十三道沟江段。
多年来,吉林省高度重视生物资源增殖放流工作,出台政策、增加投入、扩大规模,不断推进放流活动由部门行为上升为社会行动,使其成为重要的生态公益工程,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此次放流活动,共吸引了各地3000余名游客和群众参与,共放鲢、鳙、鲤、鲂等经济鱼类2758万尾,大麻哈鱼、细鳞鱼等珍稀鱼类42万尾,池沼公鱼受精卵5亿粒。
在二龙湖,一盆盆活蹦乱跳的鱼苗在热心群众和渔业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欢快地跃入清澈的湖水中。活动现场,吉林省水生生物防疫检疫与病害防治中心和省渔业质量检测中心有关工作人员宣读了鱼种检验检疫结果和鱼苗质量检验结果。
9个放流场所到达现场参加放流活动人员达3000余人,发放水生生物资源保护宣传资料10000余份。放流活动后,各地还组织了开展护渔和渔政执法行动。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2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