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4月12日讯(通讯员 康鹏 张军保 记者 边境)在4月12日召开的吉林省水政水资源工作会议上记者了解到,目前吉林省正规划用水“红线”,并将严格实行用水总量控制,坚决遏制用水浪费,严格控制入河排污总量。
一是研究起草《吉林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办法》,加快水量分配,确立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红线。根据松辽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水量分配方案,制定吉林省区域水量分配方案和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各地。各地根据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和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取用水计划,建立覆盖全省各行政区的取水总量控制体系。
同时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开展取水许可清理工作。对已达到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不符合行业用水定额标准的、不符合水功能区水质目标要求的、在地下水超采区取用地下水的、未配套建设节水设施和计量设施的,一律不批取水许可。从根本上避免突破区域用水总量、过度超采地下水、超定额用水和超标准排放污水等违法现象的发生。
二是建立用水效率控制考核制度,编制完成《吉林省用水效率控制指标》,并逐级分解到各地。制定用水效率控制红线,建立用水效率监督管理制度。要完成国家规定的“十二五”期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现状下降30%,农业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的目标要求。并在全省范围内全面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
工业节水方面,要深入开展高耗水行业的节水改造行动,大幅度提高用水效率。农业节水方面,集中精力搞好中西部易旱区10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农业项目。
三是编制《吉林省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指标》,划定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确定纳入纳污红线评估考核的水功能区名录。“十二五”末,要完成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达标率提高到40%以上,重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提高到90%以上的目标要求。
同时要加强水源地保护工作,加强地下水管理保护工作,加强河湖保护工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1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