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记者
陈诗芹 通讯员
许航 刘立强
“如何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撬动社会资本参与灌区建设管理,加快灌区现代化发展?”主题教育正在深入开展,湖南省水利厅带着问题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湘西、怀化、常德、邵阳、长沙等地11个灌区,听取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灌区管理单位、金融机构、涉水企业、种粮大户、用水户协会等代表意见,寻找解决问题的关键“钥匙”。
纾困
“调研优先选择有代表性的灌区。”湖南省水利工程管理局负责人说。出发前,省水利厅调研组综合考虑不同灌区的自然条件、建设时间、取水方式、种植结构等,仔细研究选点。
“灌区的水源情况如何?”“灌区的水费计收情况如何?”“灌区管理单位对水工程如何管理?”……每到一处灌区,调研组将“家底”问得清清楚楚。
刘勇是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的种粮大户,承包了千余亩水稻田,他希望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和灌区现代化建设,降低用水成本,实现用水便捷高效。
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徐希彬说:“灌区具有公益属性,而且建设周期长,建设运营往往出现缺资金、缺技术的情况,难以支撑农业生产取得较大增量。这是制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重要因素。”
“尽快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必须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和智慧现代化灌区,打通‘最后一公里’。”常德市澧西街道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人王先林说。
自2016年全国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以来,湖南各地积极探索推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受多种因素制约,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破题
如何破题?在调查研究的样本中“去粗取精”,才能抓住关键、找到本质。
“在调研走访中,我们看到了部分地区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现代化灌区建设中形成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罗毅君说。
娄底市双峰县积极推行“灌区+协会+农户”用水管理改革模式,筹集地方债券资金8500万元用于南冲灌区现代化改造。常德市青山灌区积极推动现代化改造及融合发展,打造“水金融”项目模式;西湖灌区利用农民用水户协会通过“按电计量、以电折水”开展精准补贴,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联动、以村为主、协会主办、群众参与”的工作机制。
长沙县桐仁桥水库灌区通过中国水权交易平台进行结余水权回购,回购资金用于奖励农民用水户协会开展灌区末级渠系维修改造。长沙县水利局局长栗柱介绍,长沙县计划通过有偿转让方式,将全县12处中型灌区供水特许经营权向中标社会资本转让,由其对灌区统一运营管理。县水利局可一次性获得存量资产经营权转让价款,用于现代化灌区建设。
发力
如何纾解灌区现代化发展之困?
湖南省水利厅计划从4个方面发力。一是明晰产权,加快完成灌区灌排工程确权、划界、颁证,为盘活资产打好基础。二是分配水权,按照灌溉定额和取水许可要求,把水量分解到农村用水合作组织、用水大户等用水单元并颁发水权证,做到权属清晰、权责明确。三是制定水价,结合“准许成本加合理收益”定价方式,分类别、分对象精准实施政策供给,逐步形成稳定的灌溉增效、用水付费、精准补贴、节水有利的农业水价政策体系。四是因地制宜选择投融资模式,找好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契合点,推动地方政府和经营主体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合作关系。
“我们要传承好、应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相互学习借鉴,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创新方法。”罗毅君说。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3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