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罗源湘
湖南醴陵长庆示范区拥有3条河流,分别为渌江河、渌江河支流大林河、渌江河支流钟鼓河。2018年以来,长庆示范区把3条河流的污染防治作为环境保护的重点,把“乱占、乱采、乱堆、乱建”作为河长制工作的关键,披荆斩棘除“四乱”,目前,该示范区的3流河流水生态系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呈现在老百姓面前的是一幅“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动画卷。
截污拦尘,源头的活水清了
2018年9月5日,醴陵市长庆示范区开展了利剑治污行动,对该示范区内渌江河边马脑村邓运生洗砂场进行了强制拆除,2019年出动执法力量56人车辆32次对该示范区内渌江河边段文清洗沙场进行了强制拆除。今年1月份,长庆示范区依法取缔了辖区内的渌江河、钟鼓河边上恒胜水泥搅拌站、志鹏混凝土搅拌站,志涵混凝土来料加工厂3家非法混凝土搅拌站,
在改善渌江河生态环境功能方面,长庆示范区开展辖区河道内渔网整治行动26余次,依法查处2处制售电力捕鱼设备的门店,查处了渌江河道内的以邓元彪、彭展明等为主的6户网箱养鱼,对邓文武、邓文组等为主的5户沿河牲猪养殖场全部进行清退。
保洁复湿,河道的岸线美了
示范区3条河流河道设置了两个打捞点,配备6条打捞船,13个河道保洁队员负责示范区3条河道的保洁工作。2020年以来,长庆示范区共出动保洁人员280余人车辆30余台清理河道垃圾600余吨。
为了方便河道垃圾清运,改善河道岸坡环境,示范区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投资50万元修建了沙坝码头、石里浦码头、潭湾码头,在水浮莲爆发的季节这3个码头每天最多能转运47吨垃圾出去,
2019年3月,长庆示范区开展“河长制”岸绿长廊种植活动,在渌水桥下岸边栽下120余株柳树、水杉;在黄沙村河边新建一条长1.2公里的绿化长廊;示范区还加大河道沿岸湿地修复,通过在大林河种植旱柳、芦苇等湿地植物,形成了1000多平方米的大面积的人工湿地,现该湿地已成为上有水鸟栖息,下有鱼虾戏水的天然景观带。
创新求变,管河的机制亮了
在长庆示范区,河长绝对不是“光杆司令”,而是所有村民全部积极行动起来,通过民建、民管、民享,实现长效长治,让保护河道环境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同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河长制,辖区内8名热爱公益事业、熟悉河流生态、富有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人士成为第一批民间河长。自此长庆示范区“河长+河道警长+民间河长+河管员”四位一体的河长制工作机制走向完善。“以前看到渌江河又脏又乱,虽然心疼也插不上手。现在好了,我成为了民间河长,管河护河名正言顺,这样就能为改善河道环境出一份力了”。黄沙村民间河长吴明圣自豪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20年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