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塘河水库全貌,四周青山葱郁,环境优美

护水小组岸上巡逻,加强防汛抗旱和水库环境清理整治

水库一隅,山青水绿

加强水上巡逻,保护水库环境

水库管理所送水车将饮用水送到缺水的村寨,保障村民生活用水(龙明光 提供)
龙塘河水库大坝在葱茏的大山间
□记者 刘祖国
“几个月没下雨,干旱老火了,搭帮龙塘河水库的水,让我们今年粮食又丰收了。”村民们纷纷夸赞龙塘河水库管理所的同志们帮他们在大旱之年夺得了粮食稳产。
中秋季节,走进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落潮井镇,稻田里割刈后的稻茬整整齐齐,田垄上的稻草高高地码起,显然,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龙塘河水库位于湖南省湘西州凤凰县落潮井镇境内,距县城39公里,与贵州省接壤。水库修建于1974年冬,总库容为2850万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为2323万立方米,水库设计灌溉面积为7.058万亩,实际灌面达6万余亩,是一座以灌溉、防洪为主,兼有人饮、发电、环保为辅的中型水利工程。龙塘河水库管理所下辖5座小I型、5座小II型水库,县内5个乡镇125个行政村受益,凤凰县8个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有5个在水库灌区内,是口粮田的真正“命脉”。
今年湖南省遭受特大旱灾,89个县市受灾,湘西地区无一幸免,加上凤凰县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龙塘河水库灌溉区域内部分乡镇属喀斯特地形地貌,农田灌溉和人畜饮水用水更加困难。
针对旱情来得早,持续时间长的实情,龙塘河水库管理所为了搞好抗旱工作,及早制定了抗旱工作预案,调整了工作思路,6月底就先从灌区内10座小I型、小II型水库调水,再从水库调水调剂,形成立体有效的供水网络,大大增强了抗旱用水系数。在抗旱用水紧张阶段,所长龙明光带领所员,按照各自联系点深入旱情严重的灌区乡镇,走上渠道、田间,掌握抗旱用水情况,并积极与受益乡镇、村组干部商讨抗旱用水,协调处理用水纠纷。由于防旱抗旱工作做得扎实,确保了农业粮食产量连续第四年递增。
总长为376.2公里的龙塘河灌区渠道,大多数修建于“大干快上”的上世纪70年代,因年久失修,渠道利用率低。近年来,龙塘河水库管理所理顺工作思路,加强冬修和清淤工作,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对灌区三大干渠进行渠道淤泥清理,每年清理渠道平均长100公里,清理渠道淤泥为20000方以上,相继投入3000余万元对南干渠和总干渠进行防渗处理,实行有效管护。在此基础上,管理所深入调研,调整制定科学详实的农业灌溉计划,将原有的“一窝蜂”式的放水,改变为根据灌溉面积和用水实际需求,合理分配用水,提高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使灌区内农田得到真正有效灌溉。灌区灌溉面积由原来不足3万亩发展到6万余亩。
“我家的十几亩农田今年都收成好。”稻谷晒干后已收进了粮仓,村民麻老二喜笑颜开。灌区内群众纷纷夸赞龙塘河水库是“保命库”。
四周青山葱郁,坝内清波荡漾,坝外山花烂漫,作为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地,龙塘河水库管理所加强水生态环境保护,有力地保障了农村饮水安全。为搞好水源地保护,管理所成立护水小组,专门针对库内垃圾、养殖、非法捕捞等现象进行清理整治,实现了水面无污染,岸上无排放的优良库区水生态环境,为农户提供了优质的饮用水源,每年向阿拉镇自来水厂供水50万吨以上,解决阿拉镇2万人的饮用水问题,向廖家桥镇自来水厂供水30万吨以上。同时,将水利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为水库淹没区村民无偿提供自来水,解决了贫困户饮水的实际困难,为水利精准脱贫划上了精彩的一笔。
“这些年来,我们加强护水、管水,将防洪抗旱,保障饮水安全工作做到前头,真真实实让农民受益。”龙塘河水库管理所所长龙明光很欣慰地说。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9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