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2月19日讯 (通讯员 刘孝俊)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目标任务,并列入国务院量化考核指标,其中湖南需新增33万亩。截至12月10日,全省今年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1.38万亩,占计划的118%,提前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项目建成后,预计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21万吨,新增节水能力3571万立米,经济作物区亩均增收500元以上,同时有效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湖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连续三年将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指标写入省政府工作报告,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事项。去年,省政府批复了《湖南省“十三五”新增1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今年,许达哲省长、隋忠诚副省长专门就加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作出重要批示,隋忠诚副省长还先后在全省秋冬水利建设动员会和推进会上进行重点部署。
各级各有关部门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确保项目建得成、用得好、长受益。一是提前谋划,层层压实责任。省水利、发改、财政、农业、国土等部门密切协作,联合制定《2018年新增35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实施方案》,及时将任务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市县,指导各地提前半年完成下达资金、项目遴选和实施方案审批。二是创新机制,激发市场活力。印发《湖南省高效节水灌溉项目“民办公助、先建后补”试点工作方案》,下放项目审批权至县级,支持县级统筹整合资金,鼓励和引导农户、村组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自建自管,省级财政按照非贫困县1000元/亩、贫困县1200元/亩的标准进行补助,全年安排中央补助资金4.36亿元、省级补助资金1.35亿元,带动市县投入0.82亿元、社会资本投入1.34亿元。三是加强指导,确保工程质量。编制《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标准化设计图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印发到乡镇水利站;开展标准化生态化试点项目建设,推广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推行“主材集中采购、土建自建自管”的建管模式,建立省、市、县三级技术骨干培训机制,从前期规划设计、材料设备采购、工程施工、验收等环节严格把关,保证工程建设质量。四是强化措施,加快建设进度。对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实行“一单四制”(任务清单、交办制、台账制、销号制、通报制)管理,建立“旬调度、月通报、年考核”机制,对进度滞后地区和项目及时下发“一市一单”书面督办函,视情况进行约谈和现场督办,并将项目进展与资金安排挂钩,倒逼各地加快建设进度。五是建管并重,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在项目区同步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完善用水计量设施,支持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工程建成后及时明晰和移交产权,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确保工程长久发挥效益。
三年来,全省累计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93.98万亩,超出国家下达计划近16万亩,有望提前完成“十三五”新增150万亩的建设任务。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