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站通讯员 杨粲 刘燕龙 记者 王琳
今年入汛以来,湖南省接连发生较强降雨过程,特别是5月份以来,先后经历了八次强降雨过程。频繁发生的强降雨肆虐三湘四水,连续考验着湖南的防汛抗灾工作。
面对一场又一场的强降雨,湖南坚持把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灾工作的首位,及早部署、扎实准备、科学决策、严密防守,未垮一库一坝,未溃一堤一垸,杜绝了群死群伤,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取得了防汛抗灾工作的阶段性胜利。
复杂的“考卷”
今年的八次强降雨过程,从湖区到山丘区,从城镇到农村,一轮接一轮,并且一轮比一轮强,不断冲击21.18万平方公里国土。局部暴雨强度屡创新高,导致许多地方山洪暴发,部分河段水位超警,一些地方受灾严重、重复受灾,全省防汛抗灾形势复杂严峻。
八次强降雨过程,局部暴雨强度大。1小时、3小时点最大降雨量最少都分别在60毫米、120毫米以上。特别是“6.18”降雨过程,24小时点最大降雨量达到379毫米,点累计最大降雨量(3天)达381毫米,局部地方暴雨频率达到50年一遇,甚至300年一遇。
受强降雨影响,险情频繁发生。截至目前,全省先后有7座小型水库出现险情,40余条中小河流、一批溪河暴发山洪,引发大量的不同规模山体滑坡。仅在“6.18”强降雨过程中,全省发生中型以上山体滑坡12起、严重山洪10起,湖南境内焦柳铁路、渝怀铁路、沪昆铁路及9条高速、国道、省道因山体滑坡一度中断。7月4日晚,新晃县米贝乡集镇发生一起约15万立米的大规模山体滑坡,造成附近中和溪河道堵塞,壅高上游水位近7米,壅水达12万立方米左右,严重威胁滑坡附近及下游沿河居民生命安全。强降雨还导致全省14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一些地方重复受灾、灾害损失严重。鹤城区、麻阳、浏阳等地均遭遇5次暴雨袭击,凤凰、辰溪、会同、绥宁、洞口、茶陵、醴陵等县市也遭受3至4次暴雨袭击。
统计至7月15日,八次强降雨已造成湖南省108个县市区1258个乡镇的560万人受灾,倒塌房屋1.72万间,紧急转移57.67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56.1千公顷,直接经济总损失77.4亿元,其中水利设施直接经济损失21.99亿元。
全力“应考”
每轮强降雨来临之前,湖南省防指都会根据气象部门的强降雨预报,提前召开防汛会商会,分析研判形势,副省长、省防指指挥长张硕辅亲自部署各项防范工作,牢牢掌握抗灾主动权。
湖南始终坚持把确保人员生命安全放在防汛抗灾工作的首位,据不完全统计,入汛以来,湖南紧急转移安置危险区群众57.67万人次,其中通过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发布预警短信10.3万条次,启动预警广播9200余站次,安全转移受洪水威胁群众30.6万人次,许多地方实现了“零伤亡”。
5月24日,长沙浏阳市文家市镇降雨167毫米,该市及时启动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及时转移400多名群众,1小时后该镇全部受淹,多起滑坡、倒房,但无一人伤亡。
6月19日深夜,怀化麻阳县黄双乡接到辰水洪峰即将通过该乡湖池村的预警信息后,立即组织干部赶赴湖池村转移受威胁群众。由于转移及时,当20日3时洪水通过湖池村时,该村81户389人提前被转移至安全地带,未造成人员伤亡。
湖南省防指充分发挥水库拦洪削峰作用,加强对各类主要大型水库的科学实时调度。入汛以来,湖南先后50多次调度五强溪、双牌、凤滩、柘溪、水府庙等大型水库拦蓄洪水,其中仅调度五强溪水库就多达35次,有效减轻了防洪排涝压力。
面对强降雨,湖南第一时间迅速反应,积极应对。湖南省防指于6月4日、19日,7月3日、15日先后4次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明确防守重点,先后派出70多批次工作组,分别由国土、交通、农业、水利、民政、电力等部门领导和专家组成,深入一线指导督导。同时,积极组织抓紧水毁修复,落实资金,投入劳力和设备,抢抓降雨间隙,抢修水毁工程,确保度汛安全。
7月4日,怀化市新晃县米贝乡堰塞湖险情发生后,该县按照省防指领导规定的5日之内处理到位的要求,加快险情处置进度,于7月11日将堵塞河道疏通,恢复河道过流,并将灾民妥善安置到位。针对尚不稳定的滑坡体,采取撤离避让方式,严禁村民私自进入危险区。同时加强监测,待滑坡体稳定后,制定最终治理方案,以彻底消除隐患。
目前,湖南仍处于主汛期,后段防汛抗灾形势复杂严峻,湖南省防指将按照防大汛、抗长灾的要求,全面做好后期防汛抗旱的形势研判和工作落实,经受住今年防汛抗旱的各项考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4年7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