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通讯员
任昱源 刘正军
入冬以来,雨水渐少,湖北各地纷纷抢时间、抓进度,掀起大中型灌区建设和改造施工热潮,有力夯实粮食安全水利基础保障。
漳河灌区是湖北最大灌区。当前漳河灌区“十四五”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一期项目的重要控制性建筑物——响水洞渡槽正在紧张施工中,渡槽拱圈成功转体合龙。
在王英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工程现场,工人们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振捣收光,一段段崭新而平整的渠道建设完成。据悉,王英灌区建设项目点多面广,工程作业面100余处,每天有200多名建设者加班加点施工,确保工程进度。
在引丹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一期工程现场,襄阳市引丹工程管理局筹资200余万元,改造升级灌区7座大型节制闸和14处小型闸,并结合秋冬专项整治行动,整理修缮渠道边坡、排水沟等。冬修水利建设既推进了灌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升了渠道供水保障能力,也为灌区冬蓄春灌打下坚实基础。
…………
湖北省水利厅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完成投资约15.58亿元,占年度计划投资的105%,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在全力推进大中型灌区项目建设进度的同时,湖北持续提升灌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吴岭灌区加快推进数字孪生灌区先行先试建设,按照“大场景、小切口”原则,依托“楚天云”服务,以统一标准整合灌区水利工程、监测管理等数据,整合灌区感知设备150余处,建立信息化物联网感知体系,开发吴岭灌区“一张图”、综合监测、闸门控制等业务系统,实现对灌区数据的实时全方位统计分析,做到“一屏知态势”,打通灌区管护“最后一公里”,有力提升灌区精细化管护水平。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4年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