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袁静 谢录静
截至今年4月底,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已不间断安全供水近2700天,自陶岔渠首累计调水入渠水量达473亿立方米,惠及北京、天津、河北、河南等四省市24个大中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达7900万人。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的核心水源区,湖北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好忠诚可靠的“守井人”,服务保障南水北调工程、守护一库碧水永续北送。
多年监测数据显示,丹江口水库水质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及以上,109项指标中有106项达到Ⅰ类。这是湖北省多年来持续强化水源区水质保护取得的可喜成果。
湖北省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和库岸管控措施,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编制实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建立水源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严格禁止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项目建设;强化治污减排,建立重点风险源防控清单;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累计投入30亿元,实施官山河、犟河、剑河、泗河、神定河等丹江口水库五大支流综合治理,推进丹江口库区库滨带综合治理工程……
综合施策下,丹江口库区水污染治理成果得到巩固提升,入库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在此基础上,湖北省持续发挥各级河湖长的作用,压实长江大保护、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责任。库区各级河湖长胸怀“国之大者”,守好河库岸线,共护一库碧水。
围绕进一步改善丹江口水库面貌,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湖北省从2021年11月起实施专项整治行动,对境内丹江口库区存在的侵占破坏水域岸线突出问题进行全面排查和清理整治,促进库岸线形态进一步改善、库区行洪蓄洪能力持续增强、水源地水质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
前不久发布的第6号省河湖长令提出,开展丹江口“守好一库碧水”专项整治,全面排查整治丹江口库区非法填库、造地、筑坝拦汊、建房、养殖、采砂等突出问题,健全丹江口库区水域岸线的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机制。各级河湖长下一阶段的任务已然明确,将向着守护一库碧水的目标持续发力。
不容忽视的是,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开始供水后,汉江中下游天然径流量减少。围绕减小调水对丹江口水库下游的影响,南水北调工程同步实施了兴隆水利枢纽、引江济汉、部分闸站改造和局部航道整治等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江中下游四项治理工程于2014年9月底全面建成。工程兼顾灌溉、生态、航运、发电等综合利用,在汉江下游兴隆以下河段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如何让有限的水资源支撑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湖北省各地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全力提高用水效率,推动用水方式进一步向集约节约转变;积极开展水资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修订工业和农业用水定额标准,健全节水评价机制和城镇居民生活用水累进加价制度,加大节水宣传教育,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
作为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引江补汉工程前期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对湖北省而言,引江补汉工程既是三峡水库和丹江口水库的“连接线”,也是长江经济带与汉江经济带的“水安全连接线”,还是区域发展布局中“宜荆荆恩”城市群与“襄十随神”城市群这“两翼”的“连接线”。引江补汉工程线路布好后,可与长江武汉以上江段、汉江武汉以上江段构成湖北省三角核心骨架水网。
来源:必威体育登陆 2022年5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