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雪初霁,素有鄂西北“天然氧吧”之称的湖北十堰市房县,成群的白鹭、野鸭等候鸟,悠闲的在城区生态河流游戈,毫无飞往它乡越冬栖息之意。
山城房县景之美、河之畅、水之清,这里已成为鄂西北县级最大的生态河流巡游胜地。看,河流岸边,柳树成荫;望,河堤护坡,花草宜人;瞧,来来往往的市民、游客玩乐在河边,近距离接触野生水鸟。
房县城区由马栏河、大河、沙沟河、鲍家河汇集穿越县城腹地,河流长55公里。上世纪六七年代,由于环境意识淡薄,沿河市民向河道倾倒垃圾,生活、工业污水超标排放已成不争的事实,“臭河”带来沉重的忧患。
“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房县生态治河的决定,得到全县50万群众广泛拥护。确立“防洪保安、人水和谐、生态优美”的治水理念,科学绘制堤稳、水清、岸绿、景美的健康河流蓝本。
治理河道堤防工程,房县将提高工程防洪能力与生态治河有机结合,采用钢筋混凝土固堤,生态砌块护坡并植种保土保水的植物,在堤顶植树绿化,构筑一条绿色景观的绿色长廊,已治理的工程绿化率达98%。
同时,房县“美容”河流,为河流添加视觉元素,在尽可能保留原河道流向和行洪滩地的基础上,完成修建了“堆石”坝、“曲线”坝、“蘑菇”坝、“跌水”坝等16级生态景观拦河坝,为县城环境建设平添了一道靓丽风景。
生态治河贵在护一河清流。房县建设污水处理厂,综合治理黑臭水体。目前,该县日处理3万吨的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提标项目完工通水,完成整治“五小”污染企业18家,在沿河两岸设置垃圾箱500个。
经过多年连续治理,房县完成城区河流综合治理48公里,建设人工湖17座,工程防洪标准提高10倍,河流水环境提级达标。“臭河”变清,远走高飞的候鸟,如今又迁徙“老家”房县,安享生活。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