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水利网站11月16日讯(特约记者 李广彦)11月13日下午,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孟楼渡槽最后一榀渡槽顺利安装到位,国内最长的预制矩形三向预应力渡槽主体工程全部完工......连日来, 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捷报频传,作为全省自主投资最大的水利工程,建设者们在决战决胜的2018年,按照省总工会“六比一创”方案,再掀起劳动竞赛高潮,有力推动了工程建设。
质量争先,工程创优
270公里战线上有明渠、隧洞、暗涵、渡槽、管线桥、倒虹吸及水库扩建、配套涵闸等多类工程设施。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设者们视工程质量为生命线,瞄准“大禹奖”“鲁班奖”,健全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监管全覆盖。在鄂北局统一组织下,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弘扬工匠精神,树立精品意识,从原材料进场到各施工环节都严格把关,细化质量指标,严控质量要点,强化现场管理,生产施工全程监控。全线34个施工标段严格实行施工自检、监理平检和法人抽检“三检制”,验收合格率达100%,一些重要节点工程质量达到优良等级,工程质量全国同类工程考评第二。
安全第一,进度同步
健全安全生产保障体系,全面落实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月”活动,全员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健全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定期检查安全隐患,积极应对极端灾害天气,保证施工安全。
实行月进度考核、季度综合考评,营造比、赶、争、超氛围,劳动竞赛此起彼伏。2016年第4标举办“弘扬大禹精神,共创大禹辉煌”劳动竞赛。2016年第11标举行二次衬砌专项劳动竞赛。2015年第4标劳动竞赛添动力,按期完成槽身架设任务。2015年第3标暗涵和明渠施工又好又快。2015年第14标通过“大干100天”劳动竞赛,隧洞安全顺利贯通。鄂北工程进度位列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前矛。
技术创新,工艺突破
大工程,大创新。鄂北局以攻坚克难为动力,以技术推广为先导,以人才培养为基础,以工程建管信息化为核心,跟踪国内外水利科技前沿技术,建立健全创新制度,构建科技平台,引进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全面提升工程科技含量。广泛开展“我为工程献计策”等活动,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一些工程难点不断突破,有的技术在湖北水利系统首次应用,有的被列为中国水利行业工法。葛洲坝十大杰出青年之一的陈谋建带领团队创新“工厂式大型渡槽施工系统”,多个专项技术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中铁十一局发明的全断面针梁式台车,二衬混凝土一次浇筑成形。大禹公司沙河渡槽通过传感系统监测混凝土质量。有的技术创新获省部级奖励,有的填补省内外空白,多项成果获国家QC小组成果奖、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党建引领,科学管理
鄂北局围绕“永久、生态、高效、廉洁”目标,工程建在哪里,党支部就建在哪里,以党风作风建设打造廉洁示范工程。班子成员“三严三实”,以身作则,勇于担当,党员干部“两学一做”,争做表率。鄂北局综合部服务工程一线,获湖北省“巾帼文明岗”荣誉,与丹襄部党支部同获全省水利系统“红旗党支部”荣誉。参建单位党员管理全覆盖,以党员先锋岗为堡垒,以党员突击队为先锋,日夜奋战,建功立业,党员风采尽展,鄂北精神激人奋进。
党建引领工程管理,为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工程档案管理创部优。工程成本统一监管控制,严格按照合同和进度调拨资金,实现“工程优良,干部优秀”的劳动竞赛目标。
文明生态,和谐美好
按照全省“助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长江”劳动和技能竞赛要求,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全力打造“全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各标段文明施工,合理布局,有序管理。节能减排,挖潜降耗。少占耕地,保护植被,地下工程验收后及时回填,农民早日复耕,环保水保零投诉。
参建单位来自全国各地,省工会、省水利厅等上级领导多次慰问建设者。鄂北局投入3000万元用于劳动竞赛,力创和谐团队。严格落实《劳动法》,保障劳动者权益。改善职工工作和生活条件,定期为职工体检,无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鄂北局网站开辟“建设者风采”和“书香鄂北”栏目,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工地学习班”“农民工夜校”“师徒结对”等学习竞赛促进职工技能和文明素养提升,学习劳模、追赶先进蔚然成风,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标兵,“湖北工人先锋号”“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和全省水利建设文明工地等荣誉层出不穷。各极媒体对鄂北工程劳动竞赛予以宣传报道。
鄂北局党委书记、局长李庆国说:鄂北调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在省委政府和厅党组领导下,工程建设已进入攻坚之年,劳动竞赛进一步凝心聚力,有力促进了工程建设,必将在工程建设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之笔。
咱们工人有力量,号声嘹亮响鄂北。鄂北局党委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继往开来,再做贡献,为人民幸福和鄂北经济崛起创造新的辉煌!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11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