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洒在工地的青春诗情
 
分享到:
2018-05-03

  □特约记者 李广彦

  “奋斗吧/迎着朝阳/ 晨光中我们朝气蓬勃/ 充满希望// 奋斗吧/顶着烈日/汗水浸透衣裳/就让烈日印证我们这颗炽热的心吧!” 一首慷慨激昂的《奋斗在鄂北》在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工地传诵,诗歌作者就是第5标段项目部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的龙蛟。

  初夏时节,记者来到PCCP管安装现场,蓝天白云,日上三杆,高大的履带吊车将PCCP管吊起缓慢旋转90度,然后徐徐降落在18.4米宽的深坑槽底中,工人们小心翼翼安装对接到位,这条亚洲最的长倒虹吸工程就这样一节节地三排并列深埋地下,一路向前延伸。作为工程现场技术员,龙蛟介绍说:每根PCCP管长5米、内径3.8米、重达66吨,今天吊了18根,每天基本都是太阳落山才下班。龙蛟是江西吉安人,红军烈士后代,毕业于南昌工程学院,听说工程能让包括大悟在内的革命老区群众吃上丹江水,激情澎湃来鄂北,创作工地诗歌,写出“南水北调,鄂北调水,编织中国水网梦”的诗句。黄昏晚霞飞,工地车辆追,七八台挖机依然不停地开挖,20多台大型运输车辆将基坑里的土运到铺完PCCP管的地段填埋,施工人员锹铲锤夯,碾压机分层碾压,来回穿梭,目睹这样壮观的劳动场面,就不难理解这些战斗在工地的水利人为什么有如此赤热的奉献情怀。

  项目部有很多像龙蛟这样的年轻人。记者赶到古驿镇下涂村工地时已是下午5时,已经铺完PCCP管的地段回填区内青草吐芽,三五成群的山羊悠闲其间,施工道路上一台大型履带吊车塔身平躺,被一辆重型卡车牵引缓慢穿过高压线,转到另一施工场地。沿线相关配套工程也同步展开,一施工现场工人正在扎钢筋制模板,项目部派驻现场的总质量师高宁波30出头,肩上担子不轻,他说:“三排管子每根上面都有一个通气口,每隔500米就修一组这样的“筏井”,全线计划修26组,一会就要浇筑混凝土,我在工地监督质量心里塌实。”前面是杨庄放空系统工程,其作用是工程运行后分水给杨庄水库,并作为工程检修通道。毕业于华北水院的孙广辉今年26岁,是现场责任工程师,他说:“今天测量边线,明天正式开挖,完成1.2万立方米土方开挖后再混凝土施工。”测量员刘敬东手持先进设备,汗水湿润脸庞,他老家在甘肃,前不久成婚,夫妻蜜月刚过便两地分居,他说:“能参加大型水利工程建设,为鄂北人民贡献值得。”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8年5月3日

李广彦
责任编辑:李旸
相关新闻
 
湖北丹江口从5月1日起防汛抗旱24小时值班
湖北房县补齐水利工程防汛“薄弱短板”
湖北宜都:保护长江,重拳清障
湖北省丹江口市斥资7亿整治水环境
湖北房县“三位一体”治理河流湿地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设计制作/维护管理:北京激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18511059159 业务联系:010-63205284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