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记者 李广彦
连杆通过曲轴圆周运动,传递活塞压力,产生新的力量。湖北宜都市河长制的推行,颇似连杆原理,在“小头”发力,“杆身”带动,助推“大头”作用下产生新能量。
试点发力,河长制深入人心
最近,湖北广播电视台专题采访宜都市河长制推行情况,在《碧水蓝天荆楚梦》中播放,引起观众关注。
宜都市被确定湖北省第一批省级“河(段)长制”试点县市以来,积极筹划,精心组织,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其经验《宜都河长制让河道焕然一新》在《必威体育登陆 》刊发,宜都市“一河一策”多级河长制获全国2016年基层治水十大经验之一,成为唯一上榜的湖北典型。
今年以来,按照省水利厅统一部署,宜都市成立由市长挂帅的“河长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围绕河道“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生态目标,因地制宜编制试点实施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组建了渔洋河、九道河、大溪三个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管理局,结合河长制试点,建立有关部门分工协作机制,探索建立河道管护长效机制,落实保障经费,制定试点相关保障措施,将河长制试点纳入政府综合考核,推行“一河一档、一河一策”机制,全面落实行政区河道管护的常态化、全覆盖,促进河道水生态环境的全方位管控,确保试点工作推进顺利,取得实效。
狠抓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
宜都市上距三峡出口60公里,下游是富饶的江汉平原,渔洋河在此与清江汇合, 再于此汇入长江,故成“两江一河”之水系。宜都江段是迄今长江唯一的中华鲟产卵地,被国家列为核心保护区。为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宜都市先后组织多次增殖放流活动,累计向长江投放中华鲟等各类鱼苗300多万尾,并投资2亿元,沿江建成陆城、枝城、红花套3座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到2万吨。
宜都市共有41座小型水库。前些年,人大代表、广大群众对水库投肥养殖反映强烈,宜都市水利部门对全市41座小型水库现状全面调查,按照国家《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和《水库管理条例》,编制了小型水库水功能区划,将涉及群众生活饮水的30座水库划为饮用水源区,严禁从事养鱼等养殖活动,水质标准控制在Ⅲ类以上,以保证水库周边群众饮水健康。将不涉及饮水的11座水库划为渔业用水区,水质标准不低于农业用水区标准,控制在Ⅳ类以上,确保农村水环境美好。
全面推行河长制以来,宜都市紧紧围绕“生态立市”方针,全市46条河流、2个湖泊实现河长制湖长制长制管理常态化,完成了86万平方米清江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网箱清理拆除工作,开展了清江高坝洲库区市辖水域和岸线专项整治工作,全面规范了河湖库养殖行为和畜禽养殖,加强污水排放和垃圾的管理,加强长江干线及支流非法码头整治,完成长江岸线复绿面积525亩,推进化工企业转型发展,制定了25家化工企业关停搬迁实施方案,河长制推行工作进一步深入。
责任连带,河长制全面覆盖
按照上级河长制推进工作要求,宜都市委市政府建立了责任明确、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河道管理体系,成立专班督查河湖长制落实情况,对河长实行严格问责制。宜都市水利局制作河长制公示牌,竖立在全市溪河堤岸醒目位置,推动全民参与监督常态化。河长制公示牌所公示的河段长均由市主要领导担任一级河长,乡镇长担任二级河长,村主任为三级河长。每段河道确定责任部门和管理单位,协助河长履行有关职责,协调河流保护中的矛盾、上下游纠纷,组织整改河流突出问题,处置水环境应急事件,协调处理河流保护管理和水环境综合整治的重大问题。市政府督查室还会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督查抽查,并及时通报,奖惩分明。
如今,宜都市148条村级以上河道“河长制”公示牌全部设置完毕,公示河流名称、市镇村三级河长姓名、河段范围、长度和治理目标以及监督电话,接受广大群众监督,以适应各级河道治理和保护的需要,全境做到市、镇、村三级河道河湖长制全覆盖,构建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管理机制。宜都市河道堤防处处长蒋勤说:“公示牌的设置进一步明确了河道分级管理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有力推动各级各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加强所属河道管理,发现危及河道安全及水体污染问题,群众可第一时间向河长举报,既有效保护了河道环境,又体现了全民治水的理念。”
一河一策, 河长制助推生态恢复
宜都市有5公里以上的中小河流117条。近年来,宜都市大力实施“一河一策”,对症下药,通过河长制分级管理,有针对性地综合治理中小河流。3年清淤疏浚河道138.4公里,岸坡整治262公里,加固堤防15.37公里,拆除阻水建筑物75座,改造穿堤建筑物24座,清理岸坡废弃物18.9吨,在鄢沱和清江清江出口二桥下建成2个水环境自动监测站,无人值守、24小时自动取样分析,监测水温、浊度、电导率、流速、PH、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氮、总磷等十项指标。孙家冲、申家溪等河道通过实施自嵌式生植挡墙和联锁式护坡等新技术,取得较好整治效果。
群众普遍认为,正是河长制全面深入,使水环境不断好转,宜都市才有田园般的新景象,并于今年11月份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7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