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站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准许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业务的网站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10120170019
   
         
 
 
         
 
 
 
 
 
宜都市:水利项目先找“东家”再建设
 
分享到:
2013-12-13
 

  中国水利网站12月13日讯 针对管灌、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管护要求高,非一家一户所能承担的情况,湖北省宜都市按照现代大农业生产需要,围绕柑桔、茶叶、冬枣、黄桃、蔬菜等产业,通过土地流转方式,把农户分散的责任地流转到各农业龙头企业,集中连片,明确由龙头企业、合作社和农户共同参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管理。工程验收后,移交给项目区所在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签订管护委托书。

  据了解,过去由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常常因为一棵树、一分田而扯皮拉筋难以展开,即便通过“一事一议”等方式建成的工程,也往往因为后期管理缺失而事倍功半。2012年起,宜都市在实施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中推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他们针对工程系统性强,后期管理要求高,必须有一定能力法人单位为项目责任主体的实际,围绕茶叶、柑桔主导产业,依托企业推进项目,按照先建管护机制,再建水利工程思路,在项目实施前就确定项目区所在地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户为工程管护主体,通过实施土地流转,把农户分散的责任田流转到各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一体化无缝对接。工程建成验收后,移交给项目区所在企业或农业专业合作社管护,并办理工程移交手续,形成长效管理机制。

  宜都市先找“东家”再建设,水利项目有了可靠的建管保障,避免了“建时热闹、建后荒废”的老路,实现长效管理,产生水利建设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的“正能量”。如今修建了管灌工程,把水库的水抽入山上的大水池自流灌溉,水管四通八达,延伸到每棵树下面。消除了过去遇上天旱各抽各的水,电线满山绕,水泵够不上的现象。农民也通过赚取租金,加上平时在基地打工收入,挣得钱超过自己种地,实现双赢。特别是2013年已建成的14个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在抗旱中大显身手,4万亩农作物基本告别了逢旱减产绝收的历史,抗旱效益5000多万元。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2月13日

李广彦
责任编辑:郑秀云
相关新闻
 
湖北房县打出护卫碧水双套组合“拳”
旱情冒头 “哨兵”出击
湖北省首获国家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等次
湖北房县:清洁了解最新苹果版体育投注平台 带动产业振兴
湖北天门市:“移”进幸福生活 共造美丽家园
欢迎访问“中国水利”网
     

主办:betway苹果 版权所有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投稿信箱:abc@chinawater.com.cn 编辑部电话:010-63205285 业务联系:010-63205282 举报电话:010-6320528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