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网站11月6日讯 (记者 熊渤 通讯员 李进)近年来,湖北省水利厅紧密结合水利改革发展实际和干部队伍建设现状,通过创新方式方法,突出针对性,增强实效性,狠抓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每年培训干部近4000人次(厅系统共5600干部职工),初步形成了全员培训大格局。通过以训促学,学以致用,有效提升了水利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为全省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打牢基础,力求全员覆盖
湖北省水利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级采集个人基本信息,将参加培训班的类别、时间、地点等信息,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实行数字化、信息化管理。目前,厅直水利系统5600人的培训信息可随时调阅,其中近150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培训信息可直接在厅机关调阅。并出台了《湖北省水利厅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教育培训经费按不低于干部上一年度工资总额2.5%纳入部门预算。按年度制定《湖北省水利厅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结合组织需求、岗位需求和个人需求,合理编制培训班次,分类确定参训对象,基本做到全员覆盖。近年来,每年办班都在60期左右。
拓宽渠道,力推分类施训
按照“因人而异、分门别类、分层推进”的工作思路,通过拓宽渠道,将培训计划落实到人头。有针对性、实效性地选派德才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的干部参加组织调训。近年来,全厅年均选派60余人到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和高校学习培训,选派15人左右参加水利部等部门的业务调训。
通过挂职锻炼、参加新农村建设、参与防汛抗旱实战等方式,接实地气,强化培训,接受教育。全厅年均有20多人上挂或外派到水利部、省直有关单位以及西藏山南、新疆博州锻炼。每年安排8人左右到厅新农村工作队驻点村(厅“三万”活动联系点)工作,厅机关处室(单位)的干部轮流到村接受教育。
分批组织干部到防汛抗旱一线观察险情,听取专家授课,掌握险情处置办法,提高防汛抗旱应急处置能力。今年严重春旱期间,全厅派出干部600多人次参加实践培训。
先后在省委党校和省委直机关工委党校举办5期(每期时间两个月)处级干部、科级干部培训班,培训210多人。在河海大学举办湖北水利干部高级研修班,在美国举办了人力资源培训班,共培训40多人。在湖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举办水利科级干部培训班、县市水利局长培训班、乡镇水利站长培训班等示范培训班,年均培训300多人次。每年依托业务处室(单位)组织业务培训50期左右,培训干部近3000人次以上。把科级干部班当作水利年轻干部“成长工程”来抓,严管理,严考核,让每一位学员培训后都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
另外,还将“湖北干部在线学习平台”作为干部培训的“网上党校”,努力抓实。全厅注册学员405人,人均“在线学习”年均60学时以上,“在线学习”的总人数、总学时均居省直单位前列。
创新机制,力保训有实效
通过一段时间以来的实践摸索,形成了一套比较有效的运行制度。一是建立量化考核的学时学分管理制度。针对干部教育培训多元化、多样化的特点,调研出台了《省水利厅干部教育培训学分制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将组织调训、专题培训、自主选学、挂职锻炼等方式全面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范畴,按一定比例计入学分。二是建立整体联动的联络员制度。厅直系统各处室(单位)均设有干部教育培训联络员,负责本处室或单位干部的学习情况审核、登记、汇总等工作,督促干部自主学习,从而形成人事部门督联络员、联络员抓处室(单位)的干部教育培训组织网络体系。三是建立奖优罚劣的激励制度。通过会议通报、网上留言、组织“约谈”等方式,定期反馈干部教育培训情况。厅机关将教育培训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范围,与公务员平时考核、年度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评先表彰结合起来,作为干部考核、任职、晋升、评先的重要依据。厅内明确规定:干部当年学时学分未达标的,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等次;处室(单位)干部有三分之一以上学时学分考核不合格的,其主要负责人不能定为优秀等次。
前不久,在中欧公共管理二期项目“能力席位标准框架下的公务员绩效考核”专题研讨班上,湖北省水利厅为唯一被省公务员局点名的单位,在“湖北省公务员平时考核实践与探索”专题互动交流过程中,作即兴经验交流发言,介绍湖北省水利厅狠抓干部队伍建设,提升整体素质水平的做法。参会代表们认为,湖北省水利厅的做法,让广大水利干部开阔了眼界,提高了综合素质,对于提升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创造力,取到很好的示范效果。
来源:中国水利网站 2013年11月6日